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2頁/共4頁]
“此舉,可謂為‘緩稱王’!”
這句話是對郭嘉的真正問策。若非郭嘉前麵的話語裡,將張狂軍目前的局勢看得極其透辟,張狂也不會這麼快就問出略顯冒昧的一句話來。
“亂世當中,庸碌者隻見兵將軍勢,卻不明糧草纔是一國之底子。如袁紹、袁術、曹操、公孫之流,皆窮兵黷武,但爭雄於一時者。無糧,則兵無所養;無糧,則民無所生。嘉聞說袁紹軍曾以桑葚為糧,袁術軍亦以蟹蚌為食,曹操此僚更是常以人肉為軍糧。現在天下煩亂未久,故漢另不足糧以饗。待數年以後,豪強存糧亦儘,未審此輩以何為食?”
“冀州富庶,然易攻難守。方伯背靠太行,根底安穩,非等閒能夠擺盪。但幽州有劉虞、公孫在,地理優勝,弓馬純熟,朝夕足以南下。袁紹向來得士人之心,雖有一時挫敗,其勢仍然強大,難以卒除。”
“鄴城,冀州大城;列人,冀州堅城。二地互為犄角,完整城防。可遏斥丘袁紹。袁紹在冀州豪強中縱有浮名。隻要我軍鎮之以靜,此僚亦無能為也。內部既定。幽州亦平,方伯以三州之兵,破袁紹半州之力。誠為易事爾。”
“至於曹操,權閹以後,向為士人所不齒。固有袁紹為援助,曹操名譽猶然不敷。不過,曹操此人才略過人,內有百裡之才,外具擴地之能,兵法政略都極其曉得。一旦對勁,曹操之害,必為天下之最。昔許子將【許劭】評價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豪傑’,絕非虛言!”
“大漢天子現在落入涼州背叛韓遂、馬騰之手,朝廷威儀已經喪失殆儘。既然韓遂、馬騰之流逆賊,都能夠挾持天子,雄踞一方,則天下諸侯王,自主一方,仿光武帝故事,又有何不成?世家大族學習王莽篡漢,又有何不成?”
“袁紹才氣卓著,又極其得人,非朝夕可下。若無良機,強攻隻是兩敗俱傷。對於袁紹,當以我為本,紮穩根底,緩緩圖之。”
郭嘉表示得如此超卓,張狂當然要表示出他的正視。但見張狂重重的一拍大腿,喝了一聲:
“公孫瓚號稱‘白馬將軍’,白馬義從聞名天下,可爭一時之鋒。不過,所謂‘剛不成久’。公孫縱能逞一時之雄,日久必定自敗。而劉虞位在其上,公孫若要出頭,先敗劉虞。兩強相鬥。勝者亦傷。不敷為懼也!”
“劉焉盤據益州,全有天府之國,又有漢中張魯為虎倀,曾可謂恪守一方。無人可害。然,益州出入困難,有天險隔斷。劉焉縱強,不過困守一隅。若無高祖【劉邦】之才。誰能出頭?”
“好!奉孝之言,句句金玉,公然不愧是‘天生郭奉孝’!不過,以現在的局勢,我軍該如何行事,才氣獲得最大的好處?”
麵對張狂的扣問,郭嘉毫不躊躇,張口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