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3頁/共4頁]
不過,董卓的兵力數量固然比袁術略占上風,卻麵對著四周皆敵的窘境。西麵的韓遂、馬騰聯軍,北麵的幷州張狂,雖說都與董卓達成了和談,卻不得不防。西南的“米賊”張魯,背後無益州牧劉焉暗中支撐,遙遙的窺視長安,也是一個費事。而東北方河內郡的袁紹,囤積了兩萬多兵馬,隔著黃河一向在威脅雒陽城,更加令人不敢放鬆。
如此一來,以孫堅為刃,以袁術為柄,這把強大的戰刀,開端真正砍向一向在蓄勢反擊的董卓!
袁術是汝南袁氏的嫡子,一進入南陽,就獲得了本地世家大族的熱烈歡迎。乃至連很多親附袁氏的汝南豪強,都超越郡界,主動投奔到袁術帳下。短短大半年的時候裡,袁術的部下,就如同發酵的的麪餅一樣,從幾百親隨敏捷收縮到近十萬人!
被動捱打,不是董卓的愛好。涼州軍向來以善攻著稱,卻並不如何善於戍守。而作為涼州軍主力的涼州鐵騎,在防備戰中,也不會有甚麼上佳的表示。考慮到己方軍隊的上風和優勢。董卓決定,己方該當主動反擊,將仇敵的打擊,扼殺在籌辦階段。
胡軫雄師來的氣勢洶洶。但是,背靠堅城的孫堅,親身帶領部下的“猛虎義從”迎頭痛擊,一舉擊破胡軫的千人馬隊隊前鋒,斬首兩百餘級,大大挫動了涼州軍的銳氣。胡軫見孫堅兵馬整齊、規律嚴明、鬥誌暢旺,不敢攻城,隻得撤兵拜彆。
以是,就在劉表儘力穩固荊州的根底,為此特地迎娶了蔡瑁的二姐為正室的時候,“江東猛虎”孫堅帶著本部兵馬,作為袁術的前鋒軍,向著司隸出動了。
以是,董卓將軍隊分為三路:徐榮帶領本部人馬為北路,從滎陽南下,威脅孫堅軍側翼;牛輔軍為南路,出輪氏,進逼南陽的袁術,威脅孫堅的糧道。而主力近兩萬人,則交給一向賣力河南防備的胡軫,由他統帥呂布、華雄等大將,正麵抵擋孫堅軍主力。董卓本身則帶著親衛飛熊軍,鎮守雒陽城,為三路雄師供應糧草,兼做後盾。(未完待續。。。)
胡軫字文才,涼州大人出身,是董卓部下最馳名譽的涼州豪傑之一。此人對涼州叛羌的戰術極其體味,在當年討伐涼州叛軍時。立下過很多功績。董卓對他非常倚重,單看肯將打擊孫堅的重擔交給胡軫,便可知他在董卓部下混得不錯。
在此之前,如果董卓不能在孫堅軍身上獲得充足大的勝利,或者將華雄部遣返回河內疆場,則河內的涼州軍就隻能撤退到雒陽城。一旦從河內撤退,就意味著袁紹軍能夠直接威脅到雒陽城,隨時有能夠殺過黃河,讓涼州軍腹背受敵。
劉表的俄然崛起,天然會讓袁術感受很不爽。不過,袁術此時,正忙著讓孫堅帶兵打擊董卓,霸占雒陽,幸虧陣容上賽過兄長袁紹,以吸引其他袁氏成員的支撐,成為袁氏家屬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