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1頁/共3頁]
陸承啟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才肯定這個伴隨了他十年,建立起內閣軌製的首輔,總償還是要分開了。
再次翻開徐崇光的要求致仕奏摺,陸承啟隻感覺字裡行間,透出的是一股高傲、心對勁足的神韻:
若不是徐崇光心繫江南,或許早在五年前他就要求致仕了。
“韓相公身材不適,已經向陛下上奏,要求致仕。”劉安世有些感慨地說道。
文彥博沉著下來:“這般說來,韓琦那廝也是有機遇的,以陛下的目光,不會看不到韓琦的才氣。”
這不,元宵節剛過,陸承啟的龍案上就呈上一封奏摺,是內閣首輔徐崇光的乞致仕奏摺。
“送回內閣……”
文彥博在府邸上,猛地站起家來,彷彿已經看到了入閣的但願。
“你是說,陛下已經準了徐崇光致仕?”
但做天子的,如何會冇有煩惱?
不然一次就批準了,豈不顯得他這個天子太無情?
“臣徐崇光拜上,陛下親啟。伏承顯奉製書,入膺召節,遂諧歸政之請,兼升論道之崇,伏惟慶慰。陛下道覺天民,學臻聖域。滿朝碩望,文武兼資;四海具瞻,縉紳取法。雖欲優遊於進退,實係輕重於朝廷。矧初政之日新,方任人而圖舊,以是奏封累上,眷遇彌隆。終究雅誌之重違,難徇輿情之所惜,聳高風以勵偷俗,介眉壽而膺百祥。若賢若愚,以榮以祝,況惟庸懦,早荷知憐。初陛下任為內閣首輔,聞命若驚,撫躬無措。伏念修稟生孤苦,賦性拙疏,纔不敷以適時,少本無於遠誌,早迫逮親之祿,學為利用之文。而自叨塵侍從之聯,荏苒光陰之積,初無實效,少補明時。中被謗讒,固多憂而速老;素非強力,加困病以成衰。白首禁林,厚顏時彥,方欲自請江湖之上,漸謀田畝之歸。屢瀝危誠,未蒙恩許,敢希聖選,登貳樞庭。夙夕內循,俯仰惟懼,已形懇奏,期必寢停。
伏望陛下藉以閔憐,察其悃迫,幸因對見,特為開陳,俾遂牢辭,庶安常分。方深欣頌之私,遽辱誨存之厚。感銘聖恩眷隆之至,謹奉狀披聞。”
陸承啟也明白,他奪情後,徐崇光還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奏摺,他才氣勉強應準致仕。
位極人臣,還能再進一步嗎?明顯不能,近些年來,內閣首輔,少傅,兼任同知樞密院事,加封觀文殿大學士,徐崇光早就風景到了極限,就算陸承啟再優渥對待他,也封無可封了。
劉安世搖了點頭,說道:“不會了,韓相公也上奏致仕了……”
文彥博吃了一驚:“這是為何?”
陸承啟彷彿被人抽暇了身子,滿眼入迷地想著,下一任內閣首輔該選誰了。
陸承啟顫巍巍地提起硃筆,寫下了一行話:“君臣相知十年,徐閣老安忍心棄朕而去?奪情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