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

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2頁/共3頁]

本來陸承啟還算落拓的神情,聽得張載這個名字,神情驀地一變,整張臉變得嚴厲了起來。冷冷地看了全部大慶殿一眼,找到了禦史中丞李然,心中考慮著他與王安石的乾係。

可正牌汗青上王安石是甚麼樣的人,陸承啟也曉得一二。雖說他文學成就上是不錯,但施政起來不顧結果。解纜點是好的,何如過於焦急,過於抱負化,加上保守派的力量太大,即便有宋神宗的支撐。也難逃失利的了局。實在當時候若王安石的性子不是那麼拗的話,與保守派做一個好處的讓步,熙寧變法還是能持續下去的。也不至於宋神宗一駕崩,宋哲宗即位。高太後垂簾聽政,就啟用保守派的司馬光,全麵拔除新法。

這一場好戲,誰想錯過?禦史中丞李然才方纔和小天子杠上,後腳根這一介白身的秀才,也談起了這件事,世人忍不住猜想,這王安石是不是李然治下的“良民”,給李然來做托的?

此言一出,本來聽得昏昏欲睡的文武百官,俄然好似打了雞血一樣,全都睜大了眼睛,固然還是不敢看陸承啟的神采,耳朵確切豎起來聽了。

從這方麵來看,王安石的才氣無庸置疑。他是一個好官員,卻不是一個好政治家。政治是讓步的藝術,為了達到目標,恰當的讓步不是軟弱,而是為了今後著想。官員和政治家是兩回事,做得了好官,卻不必然當得好政治家。這也是為甚麼很多好官難以升遷的啟事,得了口碑,卻不懂讓步,不懂湊趣,不懂疏浚樞紐,天然升姑息慢。

但有了科舉的但願,王安石信賴,以他多年堆集的學問,中士不在話下。到時候入閣拜相,一定是水中樓閣之事!

隻聽王安石趁著這個氣勢說道:“介甫所訴第二件事,便是前日關中張載得陛下邀約,入馬車暢談一事。”

王安石所訴之事一了,自有登聞鼓院鼓司前來引領他出皇宮。例朝至此時,已然耗去兩個多時候,眼看日漸正中,陸承啟也有些乏了。每次例朝都要麵對這些宦海老油條,費時操心吃力,如果每日都上早朝的話,豈不是要了親命?

陸承啟迷惑地看了他一眼,說道:“哦,且說來聽聽。”

曉得了王安石有多大的本事,陸承啟也敢放心聽聽他的學說。能讓積貧積弱的北宋改良局麵,王安石的才氣無庸置疑。可很多東西,聽聽就好,實施起來卻要三思而後行。陸承啟早就接收了打消官鹽的經驗,一個政令下達,連累之人何止百萬?

王安石此話一出,陸承啟倒是始料不及。孔夫子有雲,不患寡而患不均,確切是真諦。有了先例,前麵的人不免妒忌。哪怕是王安石,胸中自有抱負之人,也難逃這個定律。常言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憑甚麼以你的才學能獲得小天子的賞識,我的才學比你高多了,卻還是一介白身?王安石恐怕也是如許的心機,陸承啟稍稍一想便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