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商人眼光[第2頁/共3頁]
“說得老氣橫秋一樣,你才幾歲?年青人!”掌櫃開端諷刺他道。
“店主,你可冇有細心看。這‘稅劵’買了以後,一年後連本金帶利錢都還給你的。”茶博士一字一句地讀著《大順民報》上的內容,讓掌櫃的差點冇思疑本身呈現了幻聽。
實在漢人百姓是最好辦理的,隻要給他們一口飽飯吃,他們會兢兢業業地耕耘本身的一畝三分地,循分守己,從不惹事。但一旦餓肚子了,他們就會為了儲存,發作出強大的力量,足以顛覆一個腐朽的朝代。
那貴公子“啪”地一聲收起了摺扇,說道:“也罷,看了好久,該坐下來了。高鎬,帶路找間茶肆,喝幾杯茶好了。找個有雅間的,曉得嗎?”
“這‘稅劵’不也是徐閣老一手把持嗎?”茶博士有點疑問了,“這不是很好嗎!”
農戶一停業,天然就是地盤兼併。地盤兼併到了必然程度,農戶更是靠天用飯了,一絲抵抗風險的才氣都冇。如果碰到甚麼大的天災天災,農夫冇飯吃了,那大範圍的農夫叛逆就發作了。這是典範的官逼民反啊!如果朝廷寬慈一點,從大戶身上剪羊毛,照顧一下農戶百姓,百姓又如何會不推戴朝廷?
這話就有點誇大了,茶博士忍不住說道:“如何能夠,再如何說也是皇上啊!”
茶博士人生經曆少,也不懂甚麼朝中大事。掌櫃的說甚麼,他就聽甚麼好了。貳心道:“還是有錢好啊,放在皇家銀行還能漲利錢,買‘稅劵’也能漲利錢。可惜我冇有錢,不然現在何止這點積儲?”
“為何?還不是怕那些有錢人都買光了!朝廷的便宜,誰不想占?”掌櫃的不愧是販子,看題目的目光狠辣獨到,“這應當是徐閣老想出來的吧?”
而在一旁,一個貴公子打扮的年青人,彷彿遊離在列隊的人群以外,搖著摺扇,興趣盎然地看著列隊搶購“稅劵”的長龍。
茶博士擺了擺手,說道:“家中另有高堂,做不來啊!還是在這茶肆內,斟茶遞水,念報看報來得舒心些。那些采風甚麼的,還是讓年青人去做好了……”
掌櫃的笑道:“我也是道聽途說罷了,不過幾年前的朝廷,還真的差點揭不開鍋。幸虧有徐閣老撐住,當時的徐閣老還是戶部尚書。如果冇了徐閣老,說不定天下早就亂了。這不,前些年的王則帶頭造反,給文相公(文彥博)安定了。這些人也是貧苦出身,可朝廷不管啊!那陣子,殺得血流成河,端的是不法啊!”
掌櫃的這下可猜錯了,如此有前瞻性的東西,除了陸承啟這個“外來戶”,這些“保守”的老頭子們又如何想獲得?不是他們智力不敷,而是他們底子不會去想這個題目,除非他們發了瘋。他們想的永久是如何在朝局上打劫到本身最大的好處,至於朝廷如何樣,百姓如何樣,都是放在前麵的。國庫冇錢了,他們就隻會簡樸鹵莽地加稅,並且是在最窮的農夫身上加稅。這些農戶本來抵抗天災風險就大,再加上苛捐冗賦,農戶能不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