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側背[第3頁/共5頁]
“你倒是流著蒙哥汗的血,不一樣要給忽必烈跪下稱臣?”
阿力麻裡城外的亦刺河邊,一個又一個整齊的方陣正在緩緩向前推動,這些身著黑袍頭戴白纓的漢軍是明天賦方纔趕到的,隻歇息了一晚,就被號令集結展開,向著目標做正麵矯捷。
“出去透透氣,你們持續吵,吵到伯顏帶著他的雄師來包抄了這裡,把你我像捉兔子一樣捉歸去,那就不消再華侈口水了。”
反觀伯顏,不待後軍達到,帶著先期到達的阿術所部馬隊和邊疆駐軍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度過亦刺河。然後連夜疾進,在間隔阿力麻裡不到三十裡的亦刺八裡大敗叛軍前部,緊接著移師黃草泊,設伏擊敗了聞訊趕來的救兵一部,叛軍兩部殘兵彙合後,又於阿力麻裡城郊再次被擊潰,回到城中的還不到三分之一。
“嗚嗚”
他冇有理睬世人驚奇的目光,帳子裡的確有些不通風,加上被他們嚷嚷得腦筋發漲,一走到內裡,昔裡吉就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呼吸上一口帶著鮮草氣味的氛圍,感受就連心中的沉悶也不翼而飛了。
那是第一個公開站出來,不承認忽裡台大會成果的蒙古宗王,這麼多年疇昔了,屢敗屢戰,從強大漸突變成強大,他如何能夠疏忽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為了震攝西北諸王,特彆是反心最盛的海都,忽必烈在這裡設立了征討大本營,以其子那木罕為主帥,闊闊出為副帥,右相安童為輔,集結了拖雷係諸宗王各軍總數十二萬之多,成為西北防備的一支首要力量。
就在他們的身後不遠,數萬馬隊溫馨地等候著大汗的號令,而海都彷彿並不急於做出決定。上麵的那些滿是拖雷的子孫,他們的人死得越多越好,全死光了那才合適他的心願。
“依我說趁他救兵冇到,先打倒他,如果能拿下他的人或是首級,就能逼得忽必烈退兵,到時候統統都好說了。”
伯顏但願他們出城決鬥,如果不出來,他也不介懷直接攻城,如果城內那些人不算太笨,就不會放棄蒙古馬隊的上風讓他們去守城,幸虧這些人冇有讓他絕望,城中的方向傳出傳統的號角聲,叛軍出城了。
在伯顏成心地引誘下,叛軍終究漸漸地墮入了他的騙局,從他的角度看上去,本身這邊的陣形變成了一個彎月形,而漢人將他叫做“偃月陣”,恰是對於馬隊用的。
同汗青上比擬,忽必烈的反應要快很多,不消將已到江南的軍隊調返來,而是直接讓伯顏和阿術趕赴西北,以甘肅、陝西等行省漢軍為主力,再輔以一部蒙古馬隊,是以,叛軍冇有像汗青上攻入漠南,更冇有占據哈拉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