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O七章 逐新千年(二十四)[第2頁/共4頁]
下午,方斌又帶著玉兒去了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建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後博樂濟吉特氏的陵墓,占空中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範圍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於沈(sy)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裡,是以也稱“北陵”。 園內古鬆參天,草木碧綠,湖水泛動,樓殿嚴肅,金瓦奪目,充分顯現出皇家陵寢的宏偉、絢麗和當代園林的清雅、秀美。
來觀光的門生、束縛軍兵士有很多,隨人流走進館內,用聲、光、電、畫等多種情勢,先容了倭寇侵犯東北的罪過汗青,欠下的累累血債,另有東北群眾不平不撓的抗日過程。特彆看到抗聯兵士“朔風吼怒,大雪飛揚,征馬踟躇,寒氣侵入夜難眠,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雪夜宿在白樺林,冇有吃冇有穿,冇有槍冇有炮,全憑一腔熱血與倭寇戰役的場景。方斌較著感受眼睛潮濕了。
“是啊!東北素為滿清龍興之地,地盤肥饒,地廣人稀,物產敷裕,也為偏居一隅的倭寇垂涎欲滴,千方百計製造事端,長驅直入,占有東北多年,毀我宗廟,殺我百姓,掠我財寶,一首‘趙四風騷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和順鄉是豪傑塚,哪管東師入瀋陽。’的打油詩,讓少帥揹負了千古罵名。”方斌站在玉兒身邊,略帶傷感地說。
“嘻嘻----”玉兒轉臉望著男人,柔媚地笑:“少帥生性蕭灑風騷,又是公子哥兒,國人悔恨其不戰而退,馬君武這首《哀瀋陽》確切讓他結健結實地戴上了一頂‘不抵當將軍’的大帽子。不過,也確切有點冤枉了他。”
“歸去吧?”玉兒挽著男人:“出門了差未幾一個月,公司裡該當有很多事等著你!”
“嘖嘖----”方斌咬牙切齒:“這些毫無人道的牲口!”
“如何呢?既然你也說少帥風騷,又確切不戰而退,那該當冇有冤枉他啊?”方斌不解,迷惑地說。
出了中猴子園,又乘車來到張氏帥府。遠遠的下了車,卻率先看到一棟很不起眼的老屋子。褐色的磚牆麵,破裂的玻璃窗,荒草叢生,彷彿已被世人忘記。方斌曉得玉兒喜好陳腐的東西,感覺它們都通著靈性,因而扣著玉兒的手,走近了它,一塊玄色的牌匾,鮮明幾個大字“原東三省總督府”,旁有先人寫上的“傷害”、“勿靠近”等標記,頓時讓民氣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