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太子妃的懷疑[第1頁/共4頁]
題目在於――這個事理廟堂諸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內心稀有,可底下人不曉得啊!
詩婉被她突如其來的凶悍嚇了一跳,不敢再辯駁,福了一福,道了個“是”字,提著裙裾就跑出去傳話了。
一旦天子與太子有個三長兩短,這麼小的皇孫能頂甚麼用?
這六人中,金素客為吏部尚書,何文瓊主管兵部,霍耽乃工部之首,裘漱霞主持禮部多年――六部中刑部自七年前柳振溪受柳氏彈劾,被降為侍郎後,尚書之位一向空缺,迄今未補;戶部尚書則是獨一一名中立派,故此冇有參與。
除了這兩部以外,竟都被捲入爭儲不說,還是尚書親身了局。
“原覺得顧韶乃是父皇親身綁給東宮的人,必然可托,卻不想他纔是禍首禍首!”太子妃肯定了顧韶的可疑後,再想東宮這大半年來的經曆,更加感到如墜冰窖,“起初魏趙二王才露野心時,若非他一個勁兒的勸殿下忍耐、讓步、不予理睬,二王安能強大至此?代國皇姑又怎會氣勢日漸放肆?!”
如此看來,顧韶哪兒是東宮的中流砥柱啊?壓根就是東宮的催命符!
但代國長公主嘲笑出聲:“顧韶說是三日為限,但誰曉得東宮另有冇有甚麼底牌?那位太子妃年紀悄悄,論手腕倒是出類拔萃,慢說放眼衛家高低三代都冇人能跟她比,就是皇嫂你這其中宮,真正鬥起來恐怕也何如不了她――有道是夜長夢多,皇嫂卻越在緊急關頭越瞻前顧後,再這麼下去,我們到底還要不要活命更遑論繁華了?!”
能夠說個個位高權重,身負社稷安穩之責!
也就是說,哪怕天子父子雙雙出事,這天下實在臨時是亂不了的。
本來這是句氣話,可脫口而出後,太子妃神采卻微微一變,“顧韶二十年前就位極人臣,傳聞他與阿虛的祖父老燕國公勾心鬥角那會,可謂是智謀百出,應變驚人!最後說是輸給了老燕國公,實在除了父皇在中間有所公允外,也跟老燕國公的次子丟棄原配嫡妻,尚了晉國皇姑大有乾係!如許的人物,固然說自從起複以來到處幫著太子,看似噓寒問暖無微不至,但……他若就這幾個月表示出來的手腕,當年倒是如何縱橫朝堂的?!”
“這話是正理。”顧韶撫了把長鬚,淡淡的笑了,“那麼就以三日為限吧!想來裘尚書與霍尚書不會回絕老夫的這個發起,畢竟方纔兩位不允老夫參與你們的兵分二路,來由恰是因為朝堂之上需求留人主持大局――還望六位同僚能夠戮力同心、明察秋毫,早日查明本相,既解朝堂之憂,亦安社稷民氣!”
太子妃這會已經認定了顧韶是敵非友,哪敢持續采取之前的說辭?誰曉得裘漱霞跟黃靜亭是不是早就得了顧韶提點,專門等著她把把柄當證據遞上去,好將東宮打入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