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極品鑒定師 - 第三百二十二章 潘家園

第三百二十二章 潘家園[第1頁/共3頁]

“幸會幸會。”那老闆的手很粗糙:“想不到你和謝明也有友情。”

謝明諒解地笑道:“想你也受不了,安逸悠哉地狂古玩街,在這裡是行不通的,就算是平時,也不過比這類程度略好一些,我曉得有個處所讓你歇息歇息,並且另有免費的茶水。”

“可不是嘛。”顧豐給駱天倒上茶,不過他曲解了駱天的意義:“1997年4月,聞名拍照家李振盛從“潘故裡”以稱斤論兩的代價撿到了萬幅名家拍照原作的大漏,這批包含吳印鹹、陳複禮、石少華等大師巨幅精裝精裱原作,竟出人料想地被當作渣滓措置,李先生隻花了630元,就淘走了代價幾十萬元的寶貝,一時引發顫動,傳為嘉話。藏書家劉建業僅花了2000元便在舊書堆裡慧眼識得19冊65卷清朝禮部收藏過的明萬曆版《十三經註疏》。”

潘故裡古玩市場,占地足足有四萬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場分為工藝品大棚區、古舊傢俱區、古舊書畫書刊區、古玩區等四個運營區,共有三千多個攤位。市場的運營者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除了漢族外,另有回、滿、苗、侗、維、蒙、藏、朝鮮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傳統的古玩買賣體例、奇特的興趣性風俗性、千奇百怪的藏品、一流的市場設施、龐大的客流人氣,是潘故裡能夠成為海內最大的官方工藝品集散地的幾大身分。

這些事駱天之前在雜誌上看到過,謝明之前在北京呆過一陣子,當時候還是落魄之人,前麵時來運轉,從賺到第一桶金後一發不成清算,在拍賣行業名聲雀起不說,在鑒定方麵也小有所成,關於北京的那段舊事,謝明未曾細心說過。

“潘故裡真是個奇異的處所。”看著路過的人群中,摻雜著很多白皮膚,黑皮膚的人,駱天不由得感慨道,文明能夠吸引分歧膚色,分歧的人種達到同一個處所。

是的,顧豐覺得駱天說的是撿漏,駱天獵奇道:“在潘故裡撿到漏的人多嗎?”

“我的朋友遍天下,駱天,給你正式先容一下,這位是我的老兄弟了,顧豐。”謝明很衝動:“想當初我一文不名在北京漂著的時候,顧大哥對我的幫忙很多,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這時候駱天和謝明正穿越在潘故裡中,在駱天的激烈要求下,隻是將行李放在旅店,兩人就跑了出來,為的就是一睹潘故裡的風采。

“哈哈……看你數錢數得不亦樂乎,我不敢上前打攪啊。”謝明這話講得有些陰陽怪氣。

“這麼大的市場,要想不撿到漏也是不成能的,就拿我這個古傢俱店來講吧,大多是仿貨,但是我也賣過漏。”顧豐歎口氣:“就在上個月末,我這裡的一個四條屏,兩千塊脫手,我自以為賺到了,成果呢,人家拿去找專家一鑒定,本來是清朝的,代價好幾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