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心頭之惑[第1頁/共5頁]
司馬藉俄然道:“那若不戰呢?”
這話說的很隱晦,也模棱兩可。等李山野走了一段時候後,司馬藉細心揣摩了一下,這倒彷彿是李山野在提示他能夠隨時兵變一樣。
司馬藉點頭道:“若北朝直接以豫州江都出兵。將與朝廷所料不相違背,戰事能夠會久拖上一些光陰,若能將北朝糧草耗損殆儘,這場仗進入到相持,勝負難料。”
等司馬藉將信教給李山野,並非合上信封。李山野彷彿並無興趣去看司馬藉寫了甚麼,直接揣進懷中,看了看內裡將要暗下來的天氣,道:“趁著天氣未晚,我也要出發。司馬兄弟,勸你一句,若真有人對你倒黴的話,甚麼君臣之義也當不得甚麼,該如何做就如何做。”
司馬藉用奇特的神采看著李山野,現在兩朝正在大戰一觸即發的狀況下,他作為南朝領兵的將領,去信問北朝天子用兵之道,這不是明擺著在通敵?
“嗯?”
南朝固然現在是女皇執掌國政,但兵馬大權是落在蕭翎手上,蕭翎對於軍事一知半解,現在真正在出謀獻策傭兵的是惠王部下那些有野心的大臣。這些人要做的明顯不是幫惠王成績大業,而是要把南朝局勢混淆,最好令南朝、北朝以及臨江王兵馬三方亂鬥。到最後有人出來坐收漁利,將惠王取而代之。
現在固然兵馬強大。但最大的題目是幾年來窮兵黷武之下處所百姓困苦不堪,又要支撐雄師南下,糧草和後勤難覺得繼。如果被南朝把戰事拖下來,北朝天然會被拖垮,戰役就必須往速戰持久的方向生長纔會對北朝有力。
事情的生長現在看起來是理所當然會順服這個方向,可題目就是,若真這麼生長下去,就會令北朝兵馬墮入到泥潭中,冇法速戰持久。若秋末之前北朝兵馬冇法攻陷金陵,統統就將是付諸東流,等來年再戰的話,情勢就會突然逆轉,到底是北統南或者是南統北都尚且不知。
因為南朝朝廷的意向,揚州城在蒲月份以後也是動亂不安,先是有南下的城民北返,使得城中重新有了朝氣,而後是北方標兵細作的深切,以及揚州太守府對處所百姓的盤問。說是盤問細作,但底子是對百姓中有貳言的聲音停止彈壓,任何敢群情朝事的人,都會被冠以私通內奸的罪名所下獄,有的乃至還被斬首示眾,揚州太守隋化做這些事,都未收羅過司馬藉的意義。
既然曉得鄙人能敵,朱同敬出兵,就毫不是去送命當炮灰,這是明擺著的事理。
可他現在人在揚州,手上並無兵馬,他要調兵遣將也必必要通過太守府,要兵變談何輕易?但就彷彿是李山野說的那樣,對貳心胸不軌的人很多,就連揚州太守隋化也隨時要對他倒黴,可到底要如何做,司馬藉實在是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