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友好”訪問[第2頁/共4頁]
韓健說的輕鬆,但韓鬆氏和韓崔氏聽的卻不輕鬆。
說是能夠置城外不管不問,但敵軍真殺過來,日夜滋擾,還要守城應對城內的兵變,豈是那麼輕易?
韓健好整以暇道:“不是朱同敬要作何,是齊人要作何。前次他們來,就提出讓我們江都歸附,被我回絕。此次他們來,大略還是為此事。”
“那姓朱的,到底要作何?”韓崔氏肝火沖沖問道。
從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東王府所要直接麵對的題目,除了叛軍不竭將滋擾的範圍靠近江都城下,再就是各地百姓的流徙。處所上不竭對東王府叫苦。但願能夠封閉城門,不準百姓再進城增加壓力。
韓崔氏有些不解,韓鬆氏指了指韓健,道:“聽健兒說下去。”
就在此時,前次在江都吃了暗虧的朱同敬,大張旗鼓地又踏過江北,來江都“出使”。
“冇事二孃,這些事我能對付。”韓健道,“現在容不得我們直接回絕,齊朝中,謝汝默一黨早就有開戰之意,此次趁著我朝內鬨,他們更加迫不及待。如果給了他們機遇,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甚為不妙。”
因為有前次借糧的事,很多人想,此次南齊派朱同敬來,是否是為領受被換走的城池的?如果南齊把城池領受了歸去,是否會派兵來駐守?到時候南齊的兵馬是籌辦援助江都來抵抗叛軍,還是跟叛軍朋分江都?
如果江都不承諾他的前提,非論他是否分開江都,齊人該出兵還是會出兵。
起首是之前向南齊“借糧”已經弄的東王府跟士紳的乾係很不友愛,現在冒然借糧,隻會令士紳覺得江都無覺得繼。生變的能夠性很大。
四月初九,韓健第一次會晤南齊使節,作為兩國正式的交際閒談,兩邊是在江都城東的第宅,也就是在臨時朝廷的駐地。
韓鬆氏和韓崔氏都對望一眼,固然韓健說這話彷彿很輕易,但她們曉得,要想南齊人肯就範,乖乖借糧,哪是那麼輕易的事?光是幾座城池就能換回糧食?(未完待續)
到四月初,韓鬆氏向韓健發起,能夠通過人脈在官方士紳中“借糧”。被韓健反對。
“那就先拖著……”韓崔氏道,“使節在我江都,不信齊人還敢派兵?”
“現在齊人出兵與否,臨時對我江都不構成影響。”韓健道。
一方麵是敵軍的不竭騷擾,另一方麵倒是百姓進城需求安設。百姓拖家帶口全部村莊乃至是全部一片地區地搬家,到了城內裡也隻能臨時搭建房屋來遮風擋雨,前提不好的乃至連茅舍都搭建不起來。而他們的吃喝用度也是題目,他們能搬走的糧食畢竟未幾,到了城牆內裡,一旦三餐不繼,他們就要肇事。
跟著都會裡人丁增加,治安也隨之成為大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