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青花蟋蟀罐[第1頁/共3頁]
於飛一邊將報紙翻開一邊說道:“明天在夫子廟古玩城見到的,也不曉得是個甚麼物件,感受上是個老東西,拿來給董叔掌掌眼,看看是不是撿漏了。”
董德昌擺擺手說:“我這也可貴有個活,剛纔有個青皮拿了一個熏香爐非要說是宣德爐,真是異想天開。”董德昌搖了點頭,他說的是實話,作為典當行的首席鑒定師,上麵另有兩個鑒定師,平時需求他親身鑒定的物件並未幾。
“冇有冇有。”於飛笑著站起家迎道:“倒是董叔事情那麼忙,小子還老是過來打攪,內心過意不去呀。”
他又接著看罐上的青斑紋路。罐蓋上繪製瓜瓞紋,富強的葉蔓纏繞著一大兩小共3隻果實。罐腹上繪兩叢瓜瓞紋,每叢4隻,共有8隻果實。葉蔓掩映,碩果累累,閃現出一派盎然朝氣。
不過,既然已經進了屋了,這歸去也遲了啊。
罐體作圓柱形,口沿及底部略為收斂。罐口直徑大抵十4、五厘米,腹徑長一些,底徑又短一些,高大抵十1、二厘米。淺盤式蓋,蓋和罐體相扣應時,陷於罐的子口當中,構成“座蓋式”。蓋正中有一小孔,可作係鈕繩和通氣之用。圈足淺而寬,露胎,胎釉連絡處可見火石紅線。器物胎體厚重,釉層肥厚,白中發青。
於飛將青花小罐中的菸頭都倒出來,用手抹了幾下,還好冇有留下甚麼煙燙的陳跡。他從店裡找了幾張報紙將小罐和蓋子包了幾層,便揣著直奔董叔的寧都典當行,十幾分鐘的路程,於飛七八分鐘便趕到了。
“小一百萬。”於飛說。他不好說是盤店的時候附送的,冇費錢。說一百萬也不算錯,畢竟如果不是想買這個青花小罐,本身也不會花一百萬去盤阿誰店。如果這個小罐能值個十幾萬,那麼阿誰店盤的代價就不算高。
“你呀……”董德昌歎了一口氣,也不曉得該說甚麼好,他感覺於飛的賭性太大了。
“董叔,我有一些不明白,既然當初景德鎮官窯做了很多蟋蟀罐,那存世的為甚麼會那麼希少呢?”於飛問。
坐下來以後於飛沉著了下來。如何跟董叔說呢?奉告他本身又撿了一個漏?但是這才幾天的工夫?先是子岡款執蓮孺子,再是王維的伏生授經圖,現在又來這麼一個小罐,固然於飛不曉得這個小罐詳細是甚麼和詳細的代價,但是必定也是代價不菲。這麼看起來彷彿這些漏都排著隊堵到本身的麵前,等著本身來撿一樣,說出去誰信呀?
於飛進門的時候,董德昌在鑒定一個當品,便讓他先去辦公室裡等一會。
董德昌吸了一口寒氣,一百萬這個代價可不算低了,除非清楚東西的代價,不然就是本身也不太能夠花一百萬買如許一個小罐。
“冇錯。你彆看罐的底部凹凸不平,這是鬥盆的需求,用心做成如許的。蟋蟀罐這類器形隻在明朝宣德年間有,因為宣德天子喜好鬥蟋蟀,以是也被稱為蟋蟀天子。當年景德鎮官窯曾經做了很多個蟋蟀罐,但是存世非常希少。你看這纏枝瓜紋,藍中泛綠,是不是和其他的青花有所分歧?這是用入口的蘇麻泥青料繪製的。”董德昌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