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二十四章洛陽[第1頁/共5頁]
悄悄安坐,聽著諸屬官稟報如何安撫洛陽民氣,又如何安設避禍流民,幾個將軍也開端稟明各處防務。
但此議卻為參軍李先所阻,至於來由嘛,倒是讓飽經波折的孟珙深覺得然,秦人東來,一戰未有,便棄守險要,不但長敵軍氣勢,還弱了本身軍心士氣,此為其一,二來呢,朝中群臣必有攻汗,不定又要羅織出多少罪名出來,便是洛陽得報,終究的了局說不準還不如當年呢。
也確如他所料,金人攻城不下,糧草困頓,士卒怠倦,而此時勤王之軍群來,金人劫奪一番,遂退兵北還,此時孟珙卻並未急著入京請罪,而是保持各部兵馬,銜尾直追,大破金人後軍,斬獲無數,而金人此次南下除了損兵折將以外,終成了一場空。
而作為後周西京,實在自後周立國以來,天子倒是一次也未駕臨於此,隻留下範圍龐大的行宮樓宇屋宅,在冷靜訴說著當年的風景罷了。
孟珙貌似聽的當真,但心機卻早已不在這裡了,他在洛陽多年,倒是曉得,洛陽防衛已經空虛到了極處,即便費了老邁工夫整兵待戰,卻也隻不過得了四萬餘人馬,也不能怪誰,洛陽不經兵禍久矣,守備敗壞,守軍各部吃空餉的比比皆是。
七月二十,王佩率軍克爐齡關,守將陳遠達率殘兵退守盧氏,七月二十二,王佩率軍急進,圍盧氏,一白天,陷盧氏,知州張凝自剄死,俘陳遠達以下官佐十數人。
秦軍所到之處攻無不克,不過數曰間,河洛之地便已淪陷半數,後周西京洛陽,幾近已經近在麵前。
十餘萬金兵南下,銳不成當,兵鋒直指後周京師開封,斯須,圍開封。
前者若還讓孟珙心存躊躇的話,後邊這個來由便太強大了,七年前的故事讓孟珙影象猶新,當年的剛烈狠惡,早已經在洛陽行宮的樓台煙雨之間消逝,至今想起來,說不悔怨,那是不成能的,而參軍李先的話正正說在關鍵上。
孟珙此時端坐於正中,他個子不高,身子骨卻很結實,頭huā已然huā白,臉上溝壑縱橫,每一條都彷彿都在其人起伏跌宕的平生,讓他看上去有些老邁。
而此時一旦秦人東來,真可謂是占儘了天時天時,而後周各部兵馬,軍中精銳,皆已南下,再要調各部北上來援,何其難也?
此時,洛陽城西,提點兵馬使衙門,十幾員後周將領正襟端坐,有的神采惶惑,有的漫不經心,有的則神情激憤,不一而足。
大秦鹹寧六年七月十八,潼關關門轟然開啟,秦人雄師,如同破堤而出的滾滾大水般漫過田野,向著遠方而去。
不過雖說如此,畢竟還是後周陪都,自戰亂漸平,洛陽城中便從未少於過二十萬戶人家,其秘聞,更非其他城池可比。
而自唐末亂世以後,此處便再非王者安身之地了,西秦據秦11,後周定都於開封,南唐占有江南,金人刁悍以黃河為界,虎視中原,若據洛陽而都之則四周勁敵環伺,雖形勝之地點亦不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