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年禮(三更求月票)[第2頁/共3頁]
這是李承乾的依仗,卻也是他最大的難處。這麼看下來,一樣身為景王府舊人的趙石,卻彷彿成了現現在最好的挑選,時移世易,聽上去有些好笑,多年夙敵,當初恩仇之肇端,卻成了現在結好之由來,但朝堂野生作幻,也恰是這般。從冇有甚麼平生之敵之說,你來我往之間,更多的則是讓步,和在敵友之間不斷的竄改……李承乾派來的這個侄兒,乃是他的外侄,可不是阿誰李清,那位來京師長安轉了一圈,非常吃了些苦頭,厥後更是與世家後輩勾搭上了,頻頻肇事,費事不竭,對李承乾這位叔父,也非常添了些痛恨。李承乾一看,實在冇有旁的體例,乾脆趁著缺職浩繁的機會,給他謀了一任知縣,也冇有離的太遠,就在西北故鄉附近,並去信讓自家兄長嚴加看顧,非常打單了一番,如此這般,幾年下來,彷彿也冇出甚麼亂子。這個外侄和李清大不不異,很有幾分奪目強乾的意義,李承乾已經成心,將這個外侄過繼過來,承於膝下,再放到軍中曆練幾年,將來他百年以後,也好支撐他這一支的流派。說的有些遠了,兩人不約而同的派人過府問候,不消來人多說甚麼,他們各自的身份,已經將兩人的意義表達的非常較著。都想著今早能跟大將軍趙石相談一番,這正合趙石情意,不過和與李圃見麵分歧,卻還要比及入宮麵聖以後了。趙石送走了這兩撥人,想了想,本身回京才幾日?文武首輔,見了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汪道存主動派人過府扣問,六部尚書,麵見了禮部尚書方謙,戶部尚書李吉,兵部尚書李承乾派人過府相問。李師雄在工部,過了年便是工部侍郎,還見了兵部侍郎成巒,殿前司禁軍都批示使種遂,乃至連天子陛下都找上門來了。加上返來的時候,魏王李玄道親迎於郊野。除了吏部,和刑部,彷彿向來與他冇有甚麼乾係,其彆人等,見的可都是達官權貴,固然非常耗操心神,但這權勢在手的感受,實在讓人胸中暢快,難以割捨……冇容他生出太多的感慨,已經有人來報,歸義王李匪來送年禮的人到了。趙石一聽就樂了,這時候趕的彷彿太好了些,本身回京可還不到幾日呢……不過想想也是忸捏,說是定軍侯府大富,實在,多數家財,到是這位遠在吐蕃低地的四哥送過來的。這位渾身江湖草澤氣味的四哥,最重的實在就是義氣二字,當年在慶陽府百裡以外結下的友情,現在二十年疇昔,倒是越結越厚了。他冇少幫了李匪,李匪對他也冇話說,若說現在,還能與他劃一訂交,引為知己者,非李匪此人莫屬。像張峰聚,杜山虎,如果有一天卸下官職還可,現在嘛,就算他們不想太多,麾下的將校,那麼多人的出息擔在身上,也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