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39章[第2頁/共4頁]
黛玉待到賈母向她說話時,纔在袖下鬆了捏緊的手,手掌中四個深深的指甲掐印疼得緊,才讓她覺著方纔聽到的話是真的――父親竟給她安排得如此詳確?她雖知父親派了很多家裡的下人來京,但她一向覺得,在現下的社會中,以那些下人的身份,除了照顧產業,對她的運氣起不了甚麼感化。誰曾想隻要父親的一句話,林齊佳耦就能主持著,為她將京中的林宅開府運轉起來,竟然還能在都城籌辦起祖父的冥壽……凡此各種,豈不是都在向世人明示著父親對她的寵嬖,她作為林府的嫡女的尊崇職位……如此一來,縱是本身年幼,又是個女兒身,常日隻得寄在賈母身邊,等閒歸去不得,但在都城裡,她倒是有個名正言順的家了。在如許背景下,今後不管是誰想要打本身的主張,隻怕都要忌彈三分了――有父親的孩子,也很幸運啊!
黛玉不知賈母怎地提及了祖父,隻得還是冷靜不語。不過她也因著這句話想起一段委曲來:本來的黛玉在賈府時,莫要說對祖父母的遙思了,就是在父母祭日,也隻是由賈母購置些紙燭生果從簡“私祭”――當時本身看到此,曾非常悲忿,堂堂一名公侯令媛,連祭奠本身的父母,也無處可去,如寶玉這不諳世事的公子哥兒都曉得這是“私祭”……哎,祭日都是這般,那腐敗、中元、秋食三節就更不消說了,書中曾借寶玉的口眼說過,有一年黛玉為秋食祭奠籌辦生果,都未曾得向紫鵑那些丫頭們明言……真不曉得每年臘月三十賈府大祭之時,無處可去的黛玉是多麼表情……為人者,先為子,百善孝為先,這在現在是連天子都不能驕易的,黛玉卻做得偷偷摸摸,其處境之難,可見一斑……大家都說她心眼小,這步步驚心的滋味,能與那個說?……黛玉不由更是黯然神傷,低頭冷靜理著身上的素服。
對了,外人倒也請了一名,倒是在府上做客的賈雨村。黛玉好久未曾聽得賈雨村的動靜,現在傳聞還在林府,不由有些擔憂,雖說賈夫子這世待她倒也有些情麵,但這位賈夫子的性子過於倨傲,不是好相與的,請神輕易送神難,還是早些送出去的好。齊嫂子聽黛玉問起,不由笑回道:“女人多慮了,賈先生已內定了應天府的缺,待到下月吏部收迴文來,便可啟程上任了。”
到得黛玉房裡坐定,自是另一番風景,春柳、月梅等一眾丫頭笑嘻嘻地搶上來見了禮,就圍著齊嫂子一陣嘰嘰喳喳。好一陣方纔退去。齊嫂子在黛玉下首側身坐了,方又細細述了後果。本來本年是祖父五十九的冥壽,男辦九女辦十,當作六十的大壽,父親因她遠在都城,故而叮囑了林齊佳耦在京裡也為黛玉籌辦,一來全了黛玉作孫兒的禮,二來麼,倒是藉機與京裡的親族們走動走動――這卻還是黛玉在家裡與父親商討的。黛玉聽了不由暗嘲本身:人雖在賈府裡冇呆好久,這腦袋卻有些榆木了。……父親因黛玉年幼曆淺,親寫了貼子,請了禮部的那位遠親暫代主責,覺得照顧。又為著黛玉母孝在身,不便文娛,是以並未大宴外客,除了京裡的親族小聚全禮外,也就是邀了賈府這等的外戚……這七七八八地安排下來,就連賈母方纔那般不悅地挑了半晌,也冇尋出甚麼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