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完結[第2頁/共5頁]
趙宴平擁著她道:“我也是為你好,你節流慣了,公主不一樣,你們婆媳倆相處久了,不免會相互看不紮眼,分開住,你不氣她她也不氣你,各自當家做主。”
話音才落,宣和帝重重地嗤了一聲。
自從趙宴平借王遇安一千五百兩銀子還債、做買賣這事傳出來,都城很多販子、百姓都在盯著王家,想瞧瞧王遇安到底有冇有本領做活自家的玉石買賣。王遇安呢,他先還了一千兩銀子的債,轉頭便帶著五百兩去玉石產地選料了。
永嘉公主高歡暢興地在洛陽賞“牡丹”時,王遇安返來了,此次他切出的玉質地更佳,此中有塊兒白菜大小的極品翡翠,王遇安親身抱著那塊兒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翡翠白菜來到趙府門前,跪著求見趙夫人,要將翡翠白菜送給趙夫人,回報趙夫人將孟昭扶養成才的恩德。
這麼一想,永嘉公主就特彆支撐孟昭去大理寺了。
永嘉公主真的想不明白,翰林院被百姓們戲稱閣老窩,幾近統統閣老都是從翰林院出來的,孟昭憑本領考的探花郎,為何明顯有更好的挑選,卻非要去大理寺做苦差?
劉公公在旁聽著,內心替將來的駙馬爺捏了一把汗,就這麼把小公主的心哄走了,皇上能喜好駙馬爺纔怪!
兩人固然已經約訂婚嫁,來往卻不深,相互都不敷體味,此次的官職變動算是兩人的第一次分歧。
阿嬌讓郭興抱起翡翠白菜追上去,圍觀的百姓們跟著起鬨,堵著道勸她收下。等看熱烈的百姓散了,郭興帶著翡翠來到王家,就見王遇安正帶領家仆搬運轉李,一家人要分開都城了。
出發前一日,永嘉公主打著寧王哥哥的幌子, 將孟昭叫到行宮, 問孟昭想去哪個官署仕進。
“父皇,您承諾的,隻要孟昭喜好我,您就賜婚給我們。”永嘉公主笑著去找父皇討要禮品。
百姓們卻都以為皇上嘉賞的對,一心為民的好官就是要厚賞,總比讓贓官貪去了強!
阿嬌對峙不收,王遇安也對峙不肯帶歸去,將一塊兒大翡翠當作爛白菜一樣丟在了趙家門口。
永嘉公主笑著看向孟昭:“孟大人,你先解釋一下,你的牡丹為何畫成如許。”
“娘若不介懷,這東西交給我措置吧。”孟昭第一次主意向母親索要如此貴重的產業。
永嘉公主的視野,始終落在站在首排的孟昭身上,真是越看越俊呢。
“好,不說了,睡吧。”
宮人們籌辦好文房四寶,劉公公點上香,四十五位才子當即提筆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