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 細述敗因[第1頁/共4頁]
祖承訓一定曉得實在的人數,可自家敗戰,將仇敵人數誇大些總冇有弊端,這就是個歪打正著的意義了。
“公事要緊,多謝侯百戶的美意了!”
這侯百戶和柴先生相互客氣的很,一進那板屋,神采卻都是嚴厲起來,身穿布衣,神采頹唐坐在屋中的祖承訓一看到他二人出去,慌不迭的站起,竟然以部屬見下屬的態度行了個大禮,開口說道:
“見過二位大人,祖承訓有罪!”
“撫軍大人說了,問明白戰況景象再作計算,到時候丟給遼西措置去,也算給李總兵一個麵子。”
“祖大人方纔說這些話就不要對彆人講了,有好處冇壞處,眼下這時節,還是謹慎些好,是不是?”
“也不急在這一時,柴先生一起車馬勞累,不若先安息,然後再行扣問?”
那柴先生神采慎重的勾畫幾筆,彷彿是加了標註和圈點,然後又表示祖承訓持續,祖承訓說了這麼多,還真是有些不曉得說甚麼了,在那邊揣摩了半天,纔開口說道:
幾名錦衣衛打扮的軍將和一名穿戴青衫的中年文士,結伴向一處板屋走去,那文士在錦衣衛麵前也是不卑不亢的模樣,眼尖的人還能看到,這文士身後也跟著幾名親衛,看著像是巡撫標兵。
“末將是大明的軍將,他們朝鮮一個郡國,那有甚麼資格批示,可末將自向來到這江乾安營,朝鮮高高攀不竭的催促末將出兵,並且對批示率領之事指手畫腳,末將固然想得明白,不免上麵的兵卒有些含混,這等事權不一,最輕易形成批示的混亂,到時候兵將們冇有附屬,也是敗因。”
一名錦衣衛百戶在那邊語帶調侃的說道,那文士也是點頭,開口說道:
柴先生淡然說了句,和那百戶一同分開,祖承訓在板屋中模糊聽到內裡講:
“將主爺,我們已經跑了一天,再不休整就要累死馬了!”
“快走!快走!”
“這動靜要儘快送出去……”RO
“祖大人這邊先不要回遼西了,江邊駐防的人物也重,後續兵馬也會到來,到時候祖大人和遼西兵馬彙合就是,在這之前,先動員部下兵馬去孫總兵那邊服從,做些力所能及的差事。”
能跑出來的,大多是穿戴虎威板甲技藝精美的武將和親衛,想想本身進城的時候是五千餘馬隊,出來的時候不過二百,這如何歸去見人,想到這裡,祖承訓隻感覺悲從心中來,咧開嘴大哭起來。
“渡江以後去往平壤,不管是在這邊,還是在那邊,朝鮮的人始終說倭寇在平壤城不過幾千,可末將率軍突入平壤城,和仇敵苦戰,卻有如許慘痛的死傷,仇敵若無上風兵力,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在偌大的城中安閒設防,圍追堵截,不是末將誇大,城內倭寇兵力,起碼也有萬餘,再說一點,渡江前,末將也曾傳聞倭寇在朝鮮不敷四萬,可從平壤一地來講,從末將退兵一起上都曾見到倭寇蹤跡來講,遠不止四萬之數,過十萬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