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鹿鼎記(2)[第1頁/共6頁]
他說著走到窗邊,向窗外望去,見天氣陰沉沉地似要下雪,歎道:“老天爺何其不仁,數百個無辜之人,在這冰霜各處的道上行走。下起雪來,可又多受一番折磨了。”
那小孩點頭道:“我明白了。小平話上說‘逐鹿中原’,就是大師爭著要做天子的意義。”那文士甚是歡樂,點了點頭,在紙上畫了一隻鼎的圖形,道:“前人煮食,不消灶頭鍋子,用如許三隻腳的鼎,上麵燒柴,捉到了鹿,就在鼎裡煮來吃。天子和大官都很殘暴,內心不喜好誰,就說他犯了罪,把他放在鼎裡活活煮死。《史記》中記錄藺相如對秦王說:‘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也,臣請就鼎鑊。’就是說:‘我該死,將我在鼎裡燒死了罷!’”
未幾時呂留良回到書房,道:“‘明史’一案,外間雖傳說紛繁,但一來傳聞一定確切,二來發言之人又顧忌甚多,不敢儘言。兄弟獨處蝸居,未知其詳,到底是何啟事?”
湖州府有一南潯鎮,雖是一個鎮,卻比平常州縣還大,鎮上富戶極多,聞名的富室大族當中有一家姓莊。當時農戶的富戶名叫莊允城,生稀有子,宗子名叫廷鑨,自幼愛好詩書,和江南名流才子多所交友。到得順治年間,莊廷鑨因讀書過勤,俄然眼盲,尋遍名醫,冇法治癒,自是鬱鬱不歡。
黃宗羲漸漸將畫捲起,說道:“這畫是掛不得了,晚村兄須得妥為保藏纔是。倘若給吳之榮之類奸人見到,官府查辦起來,晚村兄當然費事,還纏累了二瞻先生。”
那小孩道:“小平話上又常說‘介入中原’,這跟‘逐鹿中原’彷彿意義差未幾。”
那小孩道:“爸,你前幾天教過我,‘報酬刀俎,我為魚肉’,就是給人家斬割搏鬥的意義。人家是切菜刀,是砧板,我們就是魚和肉。‘報酬鼎鑊,我為糜鹿’這兩句話,意義也差未幾麼?”那文士道:“恰是!”見官兵和囚車去遠,拉著小孩的手道:“內裡風大,我們回屋裡去。”當下父子二人走進書房。
黃宗羲道:“這‘明史’一案,令我浙西名流幾近儘遭毒手。清廷之意甚惡,晚村兄名頭太大,亭林兄與小弟之意,要勸晚村兄臨時離家遠遊,避一避風頭。”
顧炎武道:“晚村兄豪氣乾雲,令人好生敬佩。怕的是見不到韃子天子,卻死於普通輕賤的主子手裡。再說,韃子天子隻是個小孩子,甚麼也不懂的,朝政大權,儘操於權臣鼇拜之手。兄弟和梨洲兄推想,此次‘明史’一案以是如此大張旗鼓,雷厲流行,當是鼇拜意欲波折我江南士人之氣。”
呂留良憤怒忿的道:“韃子天子倘若將我捉到北京,拚著千刀萬剮,好歹也要痛罵他一場,出了胸中這口惡氣,才痛痛快快的就死。”
這文士姓呂名留良,號晚村,世居浙江杭州府崇德縣,也是明末清月朔名極馳名的隱逸。他見黃顧二人神采凝重,又知顧炎武向來極富機變,臨事平靜,既說是要緊事,天然非同小可,拱手道:“兩位請出來先喝三杯,解解寒氣。”當下請二人進屋,叮嚀那小孩:“葆中,去跟娘說,黃伯伯、顧伯伯到了,先切兩盤羊膏來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