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沈老爺的舞台![第2頁/共3頁]
“末將服從!”
恰是因為這份功績,天子要給沈毅升官的時候,不管是吏部還是兵部,都冇有任何反對的定見,冇有任何人敢在這件事上多嘴。
因為工部派來的匠人,都是頂尖的木工,再加上船廠裡本身有很多木料,是以蓋屋子隻需求泥瓦匠打個底,再封個頂,其他的工序這些木工本身就能做完,並且做的漂標緻亮的。
說到這裡,沈毅看了一眼這兩小我,問道:“二位有定見否?”
沈毅低眉道:“征到了新兵以後,十足帶回樂清來。”
書房裡,很快傳來了沈毅的聲音。
天子閒著冇事,在闊彆建康這個棋盤中間的處所,隨隨便便放下了一顆棋子。
“出去罷。”
兩個男人都趕緊點頭:“冇有,末將恭聽沈主事叮嚀。”
而顛末前幾個月的一係列事件,現在不止是天子看到了沈毅跟李穆的才氣,就連朝廷也不能疏忽他們倆的功績。
這是他這個晉世子與天子之間達成的默契。
因為樂清縣才本地,溫州府城永嘉,是不本地的。
因為這個船廠,占空中積大不說,各種東西也很齊備,本身另有很多木料儲備,都以兩萬兩的代價,一股腦打包賣給了沈毅。
就像下圍棋那樣。
沈毅點了點頭,持續說道:“疇前抗倭軍擴編,我們都是一起去招人,我也是跟著的,但是現在,抗倭軍已經開端成型,也就冇需求一起去征兵了。”
將來,這個工廠,不止出產戰船,還要出產火器,能夠會成為抗倭軍的核心腸點,必定是不能不設防的,遵循沈毅的開端打算,這裡要有五百個抗倭軍常駐。
固然不曉得天子那邊認不承認這個默契,但是最起碼李穆本人是這麼以為的。
在這個重文抑武的年代,兵部的文官,對於武將的壓抑程度,能夠說是絕對的。
不得不說的是,李穆這一次南下,固然帶走了一千多個抗倭軍,但是抗倭軍的兩個核心,一個淩肅一個薛威,他是一小我都冇有帶在身邊,目標就是為了讓沈毅接下來擴編,不至於無人可用。
因為李穆在分開之前,親身跟這些處所官說,沈毅在溫州府,能夠代行欽差事。
因為阿誰時候,天子隻是被沈毅的嘴遁說動,但是並不體味沈毅,或者說沈毅與李穆這個組合的事情才氣。
見兩小我坐下以後,沈毅風俗性的敲了敲桌子,然後開口道:“眼下,欽差固然已經南下了,不過欽差分開之前,給我留了話,就由我來安排抗倭軍接下來的事件。”
二人低頭伸謝,在沈毅辦公的書房裡各自找了把椅子落座。
終究顛末沉思熟慮以後,沈毅還是決定,把船廠放在溫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