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42[第1頁/共6頁]
佳耦第二。佳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六合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雎》之義。由斯言之,不成不重也。夫不賢,則無以禦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夫不禦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方斯二事,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成不禦,威儀之不成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殊不知夫主之不成不事,禮義之不成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於相互之數乎(數,道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聖者法天,賢者法聖,此其大數也。得大數而治,失大數而亂,此治亂之分也)!《禮》,八歲始教之書,十五而至於學矣。獨不成依此覺得則哉!
用心第五。《禮記》說,男人有另娶的事理,女子冇有適二夫的事理。以是說,丈夫是老婆的天。天是冇法逃離的,以是丈夫也是不能分開的。你的行動如果違背神祇,上天就會獎懲你。你的禮義冇有做到,丈夫就會怠慢你。以是《女憲》說:“對勁一人,是謂永畢;得誌一人,是謂永訖。”要獲得丈夫發自內心的尊敬與信賴,老婆莫過於用心正色。守禮義,存純粹,耳朵不聽不該聽到的言語,目不邪視,出門不能打扮得很妖豔,在家不能穿得太隨便。反麵操行不好的人來往,不要隻看重家世。這就是所謂的用心正色了。如果行動舉止輕浮,目光和神情遊移不定。在家披頭披髮,出門就盛飾豔抹,說不得當的話,看不該看的事物。這就是所謂的不能用心正色。
鄙人愚笨,接管才氣不活絡,之以是能獲得先夫的寵嬖,是依靠於母親、徒弟的教誨訓授。從十四歲時嫁入曹家,到當今已有四十多年了。戰戰兢兢,經常驚駭有甚麼做得不敷的處所而被婆家趕出門,並且使本身的父母為此增加熱誠,使家裡家外增加憂患。遲早勞苦,辛苦而不求功績,我的品性粗心惡劣,哪曉得教誨之方,常驚駭孩子們不爭氣,屈辱了家屬的名聲。聖恩弘大,大量的金銀,華貴的服飾犒賞於我,實非鄙人所但願獲得的。家裡的男孩能自食其力,我不再為之憂愁。但是家中的女孩子們合法是到了該出嫁的時候,而冇有受過好的教誨的影響,不曉得婦女的禮節,恐怕會令將來的夫家失麵子,屈辱了宗族。我現在身患疾病,性命無常,想想你們這些女孩子,常常是以令我憂愁。閒暇時作《女誡》七章,願女孩子們各自謄寫一遍,但願對你們有所幫忙。唉,我將拜彆,你們鼓勵吧!
曲從第六。夫“對勁一人,是謂永畢;得誌一人,是謂永訖”,欲人定誌用心之言也。舅姑之心,豈當可失哉?物有以恩自離者,亦有以義自破者也。夫雖雲愛,舅姑雲非,此所謂以義自破者也。但是舅姑之心何如?固莫尚於曲從矣。姑雲不爾而是,固宜從令;姑雲爾而非,猶宜順命。勿得違戾是非,爭分曲直。此則所謂曲從矣。故《女憲》曰:“婦如影響,焉不成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