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3頁/共4頁]
杜滸說畢,拾起一截炭,在艙板上漸漸寫了起來:
奉書忍不住叫了出來:“啊喲,這可不可!”
杜滸笑道:“我們齊聲朝城上喊話,說文丞相從鎮江走脫,來此投奔。那些守軍開端不信,厥後守城的苗再結婚身來認,又搜身查抄,這才把我們放了出來。當時城裡的軍民全都出來圍觀,真是看也看殺人了。我們都已經幾十天冇看到漢人衣冠了,丞相說,自從他被扣元營以來,數那一日最為揚眉吐氣。”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邊不肯休。
胡奎笑道:“這是天時天時,天佑豪傑。”
百花院的故事,奉書聽不太懂,也不耐煩聽,急得直推杜滸,“厥後呢?你們有了燈,走得順利不順利?”
杜滸笑道:“豈止是有!那江麵上密密麻麻,星羅棋佈地全泊著船,鳴梆唱更,好不熱烈。我們趁夜黑,挨著他們的船舷,靜悄悄駛了幾十裡,便已拂曉,頓時就讓人發明瞭。元軍駕船來追,剛好當時候江水漲潮,把他們的大船停頓在灘上,我們的劃子才得以脫身。當時我想,倘如果在陸上,讓人追到了,尚且能夠拚一番命。可如果讓人在水裡攔住,杜滸水性不佳,隻怕要跟丞相一道去餵魚嘍。”
杜滸見她越來越精力了,搖點頭,這才笑道:“要弄到官燈,我倒是當時就有主張了。我是請他去鎮江最馳名的百花院,去見地阿誰新來的白秀蓮。我那些日子每天在街上醉生夢死,放浪形骸,眼下提出這類要求,誰會思疑?這劉百戶倒是酒色財氣都沾,我話冇說完,他已經拉著我的袖子籌辦解纜了。”
胡奎歎道:“漢人衣冠,現在已是故國衣冠啦。”
胡奎聽罷,悠長不語,半晌才站起家來,朝杜滸深深一揖,說道:“杜兄與丞相為國效命,萬死逃生,一片赤忱,六合可鑒。”
杜滸笑道:“那劉百戶公然取信,那日二更剛過,那提燈的小廝就已經等在我的門口了。更妙的是,老劉也曉得我倆要做的並非甚麼光彩之事,是以涓滴冇向那小廝暴露口風,隻是叮嚀他聽我批示。當時候丞相身邊的看管都已經醉倒了,我倉猝讓丞相換了便裝,叫出那帶路的馬伕,跟那小廝一道,大搖大擺地走到了街上。沿途見到巡查守兵,便說是劉百戶,他們天然是半句話也冇問。走到人家漸儘之處,我賞了那小廝十兩銀子,讓他明日再來取燈。那孩子年幼無知,捧著銀子就走了,那燈就落在了我手裡。”
奉書心想:“本來秀蓮女人是小我。可她如何那麼大本領?比師父的本領都大了……但是宿在彆人家裡,有甚麼可樂的?她家有好吃的不成?是了,師父都說了,他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