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舊書大亨 - 第四百七十四章.藏書之厄

第四百七十四章.藏書之厄[第1頁/共4頁]

劉玉傳授說完這個故事,世人不由唏噓感慨,前人書癡如此,古人比不過也。

然後就見那劉傳授在林逸的叮嚀下,取出了下一部要拍賣的宋版書---

“張先生,400萬。”

“你是說……‘皕宋樓’的‘藏書之厄’?”

1910年初冬的一個淩晨,湖州城家喻戶曉的月河陸家大宅的公用河埠頭旁停著幾艘大船。陸府的人神采淒然地看著籌劃江北口音的伕役將一摞摞的古籍從嚴禁家眷上樓的皕宋樓中搬人船艙,幾個嘴裡伊喇哇啦的東洋人正趾高氣揚地指劃著甚麼。月河旁的行人紛繁立足旁觀,悄聲群情到:“陸家至公子把他老頭子采集來的古書都賣給東洋人了:他老頭子陸心源為收這些書可花了多少心機啊。至公子陸樹藩做奇蹟虧了本,就把祖上的產業賤賣脫,真做孽。”

幾天後,商務印書館的人帶著多方籌措來的6萬銀兩訂金倉促趕到湖州,看到隻是空落落的書架和滿地的廢紙標簽。

話說王世貞是明朝文壇盟主、史學大師,其家藏書甚富。自稱平生所購《周易》、《禮經》、《毛詩》、《左傳》、《史記》、《三國誌》、《唐書》之類,過3000餘卷,均為宋本精刻。

……

這劉玉傳授有了前麵的經曆,此時更是口若懸河,講了幾個藏書家的故事。

皕宋樓藏書售賣給日本岩崎彌之助財團靜嘉堂文庫的動靜很快便在大江南北傳開了,海內學子及藏書界極其感慨和震驚,天下粹術界為之震驚,稱其為“皕宋樓事件”,靜嘉堂文庫則因之成為國際漢學重鎮。該文庫共有十八種古籍被列為日本“首要文明財”,而陸心源之宋元版藏書就占十六部之多,由此可見皕宋樓藏書的文獻代價。

至此,“皕宋樓”名鎮江南,其藏書以孤本、珍本、善本為多,如北宋仁宗時候印本《承平禦覽》,共1千卷,到明時已不全,傳播到他手中時僅351卷,此書為刻本之祖。193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部叢刊》首要根據此本,彆的宋本如《續儀禮經傳通解》、汴刻《說文解字》等都是極其罕見的貴重版本。

和上麵那部書拍賣的體例一樣,也是用儀器掃描後,放大數倍,投影到銀幕上,讓大師看得逼真,細心。

話說嘉靖中期,朱吉人大韶,喜好藏書,特彆愛好宋版書。偶爾得知吳門故家有宋刻袁宏《後漢紀》,這本書是陸放翁、劉須溪、謝疊山三位名流手評,並且裝潢有古錦玉簽。朱大韶愛好之極,因而就用一名美婢易之。因為除了這法兒,對方不賣。那美婢臨行時,寫了一首詩在壁上,寫道:“無端割愛出深閨,猶勝前人換馬時。他日相逢莫難過,東風吹儘道旁枝。”朱大韶瞥見了這首詩不由深感可惜,但是對於他來講,愛書更勝愛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