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度日如年[第2頁/共4頁]
“哇,冇想到明天氣候這麼好!”
“是啊,氣候好廟會就更熱烈,我們就能多賣一點。”
遵循書店老闆的話說,當年本身借出去的書,就足以開一家舊書店了,像甚麼《晚笑堂畫傳》、《陳眉公選集》、《古希臘羅馬哲學史》、《西方倫理名著選輯》、《豔陽天》、《李自成》、《家常菜》、《你到底要甚麼》、《六十年的變遷》、《水滸》等等、全都是一借不還。
那老闆絕對是少有的話嘮,或許是平時賣書的時候風俗了和人打交道,逮住機遇就說個冇完。這不,方纔說完了本身借書的汗青,就又開端嘴巴不斷地提及本身賣書的汗青。
一向連綿到北邊的護國寺文玩攤,人擠人。另有賣舊照片、酒瓶子、舊腕錶、舊唱片、舊茶缸、舊獎狀、毛主席記念章、半導體收音機的。
林逸和老曹他們再次折迴護國寺,那些攤販們多數守著本身的攤子,這纔開端用飯。有的買了酒,邊吃盒飯邊喝幾口,暖暖身子。一些賺了大錢的,就不會這麼虐待本身了,而是要了幾個炒菜,專門讓飯店的人送來,然後當著彆的攤主的麵兒,一筷子一筷子地吃著,嘴上吧嗒的非常響。
比來林逸對毛主席的書法非常感興趣,有人說太祖書法自成一格,有人說不咋樣,眾說紛繁。不過林逸是練過王鐸行書和草書的,對於行草方麵的精氣神還是懂一些,是以他感覺太祖的書法絕對是大氣澎湃,無人能出擺佈,是以但願尋覓到大冊的毛體書法。
見林逸這麼利落,那老闆也很歡暢,就和林逸嘮開了,說本身為啥要開這些書店,因為本身打小就喜好看書。當時候家裡也有錢,買了很多好書,可惜當時候不懂,很多都被人借走了。要曉得,那但是70年代,是個混亂的年代,那年代哥們借書絕大多數不會償還,同性之間除外,或許是酒徒之意。實在開打趣的說,當年與其說是借書還不如說是要書、是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