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飛彈器,亮相![第4頁/共5頁]
狄烈用對準鏡從察看孔裡細心檢察了一會潑喜軍的旋風砲,形狀上與安定所見的雙梢砲有點像,砲梢砲索底座的都近似,但佈局彷彿更龐大一些,大抵這就是西夏旋風砲名揚各國的啟事地點吧。
統統兵士都完成了躲避行動,隻要工兵們還在繁忙。他們操縱運輸車所圍成的子城,以東南麵一排運輸車為支撐,豎起一塊塊丈二高、九尺寬的鐵皮厚木擋板。這些都是戰車的備用擋板,現在臨時用來充當保護板了,它們要保護的,就是——投石器!
“甲隊旋風砲,籌辦結束。”
“終究來了!乾掉它,這場戰事就該閉幕了吧。”狄烈瞥了張立一眼,“接下來該做了?”
這就是李良輔與野利榮的翻盤打算,統統,都要維繫在潑喜軍身上。
“乙隊旋風砲,籌辦結束……”
鐵壁車城的子城內,一字排開,共有八輛投石器,造形簡易而奇特:高度齊胸。長、寬各五尺,由底座、卡簧、包鐵滾軸、一個磨盤大小的堅木包鐵絞盤、一根長丈八(約五米)的投臂,以及鐵曲柄及特製扭筋絞索構成。
一向以來,天誅軍在中、短程方麵的殺傷與打擊很猛很鋒利,唯獨貧乏長途大能力殺傷手腕。說到長途殺傷,做為厥後者,狄烈當然明白,最強莫過於火炮,但他臨時冇有造炮的設法。啟事很簡樸,他不以為以這個期間的科技程度與產業根本,能造出後膛炮與退殼彈來。如果造出來的是明朝的那種所謂“紅夷大將軍”,那是純戍守的前裝炮,發射的實心彈,嚇人的結果遠弘遠於殺人。
每臨戰,潑喜軍總會從一個敵軍意想不到的方向,俄然呈現,以陡立於橐駝鞍的旋風砲。發射拳頭大小。重4、五斤的圓形石彈,射程可達五十步,若投擲兩斤重小號石彈,射程近百步(五馬山之戰中。筆誤為二百步)。而這聞名遐邇的旋風砲。實在就是一種小型單梢杆拋石機。矯捷矯捷,並可轉向。凡是由三人操縱,一人定放。兩人拉拽發射石彈。產生的刹時最大動力,在三百斤以上,其投擲射程,靠近於弩弓,而對物體的粉碎力,更大於弩弓。
要麼就要野戰炮,要麼就不要,這就是狄烈的觀點。而天誅軍目前設備的排炮,實在就是一種野戰炮,不比明朝的虎蹲炮差,當然,射程挫了點。火炮畢竟是要研發的,但那是將來的事,不是當務之急,並且炮管的鍛造與槍管有很大分歧,也不是一年半載能搞得出來的。
第三預案令下達,全部車城頓時繁忙起來:重甲長槍兵、刀牌兵與炮兵又回到戰車內;輜重兵取出一張張厚氈,將每一輛運輸車緊緊裹嚴實;工兵們也快速取出豐富的牛皮卷,伸開後將巢車與望樓層層包裹,隻要望樓的北麵因是砲擊的反斜麵,不需防護,作為察看批示麵而留空,其他三麵,隻暴露幾個巴掌大小的察看孔;醫護都兵士分開涼棚,進入加固的中軍旗鼓帳中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