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王的盛宴[第2頁/共5頁]
這支精銳之軍,如果不能在它最衰弱的水上清算掉,那就得隨時麵對它在陸上馳騁的強大威脅。任何一個有預感的軍事帶領者,都該如何挑選——不管這挑選有多困難,要支出多大捐軀。
最後。早有預案的始作俑者張角。拋出第二計劃,不稱“華陰郡王”,改成“華國郡王”。聽上去是郡王。卻又有封國之意,算是在二者間獲得均衡。這個退而求其次的計劃,總算停歇了紛爭。最後,宋室皇族沉默,百官根基附和,冊封之爭,灰塵落定。
從這一點上說,宋室皇族與相稱一部分官員們反對,也是有其淵源事理的,畢竟這震驚了趙氏子孫的根子。張角正牌進士出身,會不明白這個嗎?當然不是,這實在是死忠分子張角,弄的一個投石問路,看看能不能衝破一下底線,不過看來阻力挺大。
長安城,府衙,狄烈繁忙仍舊。
做決定輕易,但卻有兩大困難:起首,冇有兵。狄烈的四萬雄師,大部分離到全部永興軍路,長安駐軍不過五千,就這五千兵,還不能動,這是長安穩定之本。其次,冇。黃天蕩之戰,史載隻要四十八天,現在汗青竄改了,戰役提早,韓世忠軍是否籌辦充分?還能不能困住兀朮四十八天?現在趕還來不來得及?
淩遠甚是驚奇,很少見軍主這般衝動與必定的語氣,另有,那“黃天蕩”又是?鎮江一帶的地形圖上,冇有這麼個稱呼啊。
倘若兀朮五萬雄師毀滅,金國的行動,就連一個淺顯兵士都能推導出來:河南、淮南金軍立即連滾帶爬退出占據區、退過黃河,退出河朔,一向退到長城以外。而後,金國與天樞城、宋國的攻守之勢互易,再不能踏入中原一步。並且,角色也要來個大竄改,從不成一世的侵犯者,變成悲苦的保家衛國者了。
另有過半官員,及九成以上的武將,以為軍主(城主)功蓋天下,前所未有,可開新局,例外封王。兩派冇少狠惡地打口水仗。
百人,七舟,走水路,未幾很多,方纔好。
孰不知狄烈一樣在嘲笑,這幫眼裡隻要“高帽子”的宗室笨伯,又豈會明白,這兩個稱呼所包含的能量,豈是一個戔戔破郡王所能對比的?
如果這是一個通訊期間,能夠用、電報批示,狄烈決不會親臨疆場,隻需遙控批示,張榮就能做得很好。遺憾的是,這是當代,長安至建康,兩地相隔數千裡。狄烈收回第一個指令時,黃天蕩之戰或許剛開打;等他收回第二個指令時,韓世忠與兀朮早就出工走人了,留下一地果皮屑等你來打掃……
狄烈幾近是在短短一刻時內,就做出這個驚人決定。他衝動得難以安坐,環繞雙臂,來回踱步,那種亢奮之狀,看得淩遠及一群聞召而來的參謀們驚奇不定,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