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內政、整軍[第3頁/共4頁]
八月,對新建立的華國而言,是一個繁忙的時節。起首,公佈了新組建的朝廷帶領班子:左相陳規、右相張角、兵部尚書淩遠、禮部尚書宇文虛中、吏部尚書趙偲、戶部尚書宗穎、刑部尚書張孝純、工部尚書陳規(兼)……
參謀長:鄭渥。
狄烈通過幾次衡量以後,終究決意定都長安。
五十萬兵馬,聽上去實在很多,足有原北宋百萬雄師二分之一。但放開到華國天下各地,並不算多。畢竟華國的國土麵積,遠邁宋金。
玄月,華國朝廷公佈詔令,讓各州縣清理無主的荒地,招募流散的百姓耕作,由官府供應糧種和耕具。這一辦法,必須在來年春季之前完成,完成環境的好壞,將做為本地官員的政績考評,成為此後磨勘的首要衡量目標。
第一野戰軍,軍長楊再興;軍銜:車騎大將軍,下轄三個師(打消整編、混成,以示各軍如一)。
建國首要建軍。天誅軍——現在要稱之為華軍了。這支總數超越三十萬的常備軍,此前在體例上還是比較混亂的。既有主力整編混成師旅,又有幫助的獨立師旅,編號也不標準,諸如秦鳳軍、八字軍、天波師、渤海師、白馬師、五馬師、彌補師、浮山旅……等等之類,在華國建立後,一率同一體例。
第六野戰軍,軍長曲端,軍銜:驃騎大將軍(以騎步軍為主,無戰車),下轄三個師。
預備役軍:軍長楊奮,軍銜:衛將軍。下轄兩個預備役師。
建立了帶領班子,接下來就公佈新的行政分彆,將華國國土諸路改稱為“道”,部分稱呼竄改。比方原北宋之京畿、京西、京東諸路,因為開封已非都城,故需竄改。京畿、京西諸路改成河南道;京東諸路改成山東道;長安地點的永興軍路,改成京畿道;秦鳳路改成甘肅道等等,根基符合後代中國的地理地區稱呼。
第三野戰軍,軍長張立;軍銜:車騎大將軍,下轄三個師。
全軍總計二萬人,大小戰船、運輸船千艘。
第四野戰軍,軍長關忠勇,軍銜:車騎大將軍,下轄三個師。
各軍、師級批示官及體例以下:
開封雖好,倒是一個足以挑動南渡宋臣神經的敏感地區。你占據冇乾係,但若定都,就挑瞭然要與南宋為敵——要曉得,眼下遷都長沙的南宋朝廷,仍然將長沙稱為“行在”,其意仍然是不忘東京故都。固然大夥都心知肚明,這東京必定是再也回不去了,但麵子上要做到位,大師心照不宣就好。但若定都東京,那就即是把臉皮子撕破了,必然招至南宋朝野惡感激憤。南宋一定有應戰華國的膽量,但言論上對華國必定很倒黴。南宋那些士大夫,脫手不可,動口倒是牛到不可……為了儘量製止過分刺激南宋君臣,減少將來統合南宋時所碰到的阻力,此事不成不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