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3頁/共4頁]
涿州火線,狄烈手捧馬擴密令信使歸還之趙佶遺言手書,感概萬端。遺言書正麵,是趙佶臨彆時贈與馬擴的這首詩,後背,則是觸目驚心的幾個大字“太上被刺,國相所為”。
“迎回二聖,還我國土”。一向是天樞與南宋共同的政治本語,固然不管是天樞還是南宋的最高領袖,對迎回二聖半點不感冒,但標語倒是要喊得震天價響。
狄烈放下批示棒,目光環顧諸將一眼,慎重道:“時候間隔我軍所發之最後通牒已疇昔半月,我給你們半個月的時候,蒲月十八,定時從覺華島策動登岸戰。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我們在涿州火線的軍隊,就是堂堂正兵;你們這支騎步結合登岸軍隊,就是天降奇兵。斷敵後路,亂敵軍心,出奇製勝,就看你們的了。”
狄烈讚成點頭:“冇錯,攻陷這三州以後,將天波師一分為二,韓世忠部守錦州,張榮守利州,至於宗州,燕京之敵,將有力顧及。梁興率獵虎帳,闡揚騎戰上風,截斷大定府對燕京的統統援助!”
寧肯熱戰,不成寒噤,這是北伐的總原則。
韓世忠還是頭一回見到如此精美之沙盤,別緻之餘,連聲獎飾,言道若每一場戰事,均有此沙盤,勝算可添五分。
二帝已成為一個政治標記,也是金國的首要政治籌馬。當這個籌馬被捏碎的一刻,金國也將無可製止地被推上道義的風口浪尖。
冇錯,韓世忠也來了。
張立喜出望外,立即將早已顛末天誅軍主狄烈,批準核發的文誥官身呈送之――東京副留守、八字軍都統製。
北伐,如此光榮之戰,韓世忠焉能錯過,果斷要求北上參戰,經天誅軍主狄烈批準,同意參戰。
王彥出山了,但他調集舊部可不像韓世忠那麼輕易。韓世忠調集的是被打散的軍隊,而王彥的八字軍,早已分離併入南宋各軍中。他要在天波師與保密局密探的幫部下,前去南宋的長江防地各虎帳中挖牆腳。這項事情一時半會冇法完成,但願他能趕在北伐勝利之前,率軍參與進這名譽的一戰中吧。
在趙七登基以後,已遵循與狄烈的和談,將王彥、李綱、韓世忠、宇文虛中家眷等全數移送東京。
天誅軍北伐,則恰好反之,必須在四至蒲月間啟行動戰,然後在年底之前結束,不然酷寒的氣候,將成為比金兵可駭百倍的仇敵。
西北線,第四整編師與秦鳳軍五個旅,合計三萬人馬,本日出雁門關,兵分三路,包抄應州、朔州及武州。拿下三州以後,合兵攻取西京雲中府。雲中府一下,則西北局勢大定。
狄烈複仇,天經地義,趙佶但是他貨真價實的老嶽丈。半子如半兒,嶽丈如半父,再冇有比這更好的發兵來由了。就連金國也不得不承認,狄烈有問責抨擊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