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狙擊南宋 - 第四十三章 複裝子彈

第四十三章 複裝子彈[第1頁/共4頁]

當然不是!

“承諾過的事?”楊折衝怔忡了一會,彷彿想起了甚麼,眼睛垂垂髮亮,“殿下說的是……”

狄烈頭也不迴向後招招手:“小楊兄弟,還記得我承諾過的事情麼?”

在另一個時空的汗青上,抗戰期間的八路軍與新四軍,因為彈藥奇缺,人均隻要幾發槍彈,所今後勤設備部有一個獨特的規定:用彈殼換槍彈。也就是說,每打出一發槍彈,必須回收彈殼,然後用彈殼調換新槍彈(汗!這是不是最早的以舊換新呢?)。而回收的彈殼,恰是被兵工廠用來複裝槍彈,然後再重新利用。

巴雷特82A1反東西偷襲步槍的標準彈,發射藥量約為十五克。六公斤的雙基無煙火藥,能夠製做將近四百發槍彈了。

狄烈的職業素養提示他,最起碼另有一個讓他的偷襲步槍重新煥產朝氣的機遇,那就是――複裝槍彈。

然後再把利用過的彈殼放入一碗小麥碎粒中攪拌拋光、縮口,最後用機器加壓,重新將翻修好的底火帽安裝回彈殼尾部。如許,一顆合適發射要求的新彈殼就完成了。

如果此時的狄烈還象方纔來到這個時空那樣,孤家寡人一個,這彈頭題目,還真是難以處理。不過現在就不一樣了:要技術工人,他部下一抓一大把,要人力有人力,要技術有技術,要東西……冇有也能夠按要求做出來;要質料,他手頭有的是,金、銀、銅、鐵、錫、鉛……皇室用品,幾近包括了天下間統統已知的金屬。有人力、有物力、有技術,隻要不是太超出這個期間的出產力,有甚麼東西製做不出來?

而到了當代,某些能夠合法持槍的國度,一些槍械具有者為了節流彈藥的用度,也常常操縱利用過的彈殼,自行複裝槍彈。當然,這與抗戰期間的無法之舉是兩碼事了。

從本書上傳伊始,關於複裝槍彈的會商就冇停歇過。現在,終究要上傳這個章節了,誠懇說,十五內心真是忐忑。限於這方麵的知識不敷,如果大師看到有甚麼bug,請指出來,十五會酌情修改,不堪感激。

複裝槍彈的過程並不龐大,乃至能夠手工操縱,也就是彙集已發射過的彈殼,重新裝發射藥、裝配底火併加上彈頭就完成了。

此中彈殼已回收處理,發射藥則必須是無煙火藥。如果用黑火藥的話,彆說藥末殘渣會極大的侵害偷襲步槍的利用壽命,就是那能力,也是天淵之彆――十幾克的黑火藥,能產生多大的打擊力?搞不好一把偷襲步槍射出的槍彈,卻劃一於一支手槍打出的間隔。

當然,在純手工的環境下,如何完美地取下彈殼底部的底火,也讓狄烈頗動了一翻腦筋。最後想到的體例是將彈殼尾部高溫加熱至發紅,然後放入冷水中急冷,操縱分歧材質的分歧收縮係數道理將底火與殼體輕鬆分離。查抄後驚奇地發明底火帽竟然無缺無損,也不知是兵工用品材質特好,還是在時空穿越時,金屬材質產生變異,成果象本身一樣強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