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老樹開新花[第1頁/共3頁]
“品德分裂,心機變態,為富不仁之類的話,都能夠寫出來。”
金門大廈並冇有整棟買賣,但李華龍賣出這棟大廈的大部分物業,以及采辦公司的董事長被李華龍一篇文章送進了監獄,這些事情引發了香港媒體的遍及報導。
1980年美國總統裡根下台,實施收縮貨幣政策打擊通脹,更鞭策香港利率大幅急升。
“客歲下半年,另有本年景交的室第,能夠一部分房價跌幅會超越五成,像泰初城、沙田第一城如許的優良樓盤,跌幅會小一些。當初,我聽到他的瞻望,挺驚奇的。”
“過段時候,沙田有塊貿易地塊推出,你們有冇有興趣一起開辟呢?”李華龍問道。
“嗬嗬!”李華虎笑了笑,“大哥,我們但是香港頂級富豪啊,我們坐在好車聊著房價上漲,淺顯百姓日子變得不好過。特彆是我們靠開辟房地產賺了很多錢,讓媒體曉得,他們會怎寫呢?”
“要不,直接以李氏父子地產公司的名義投資吧。”李漢文建議道。
早在1981年5月份,在李華龍的要求下,恒生銀行還訂出新的樓宇估值體例,即樓宇麵積不再按修建麵積計算,而是以合用麵積計算,按揭成數亦抬高至五成。
“隨便你們了。”李逸鬆淺笑道,“投資大型購物中間,需求多少錢呢?”
采辦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的賣家是具有悠長汗青的華人百貨公司永安公司,暮年,永安公司花重金在魔都繁華地段製作了鼎鼎大名的永安百貨,現在的永安百貨公司冇有當年那麼光輝了,保守運營,但也算是一家至公司。
“我感覺我們問心無愧,這些年,我們向慈悲奇蹟捐了很多錢。”
“不會低於五十億,是一個綜合項目,除了購物中間,另有旅店,室第樓宇和貿易大廈。”李華龍說道。
李漢文和李華虎到了李華龍家,兄弟三人冇聊幾句,就把話題扯到房地產上了。
1981年10月7日,香港最優惠利率升至20%的汗青高程度,樓宇按揭利率更升至21%,對置業者產生龐大的阻嚇力。
“我感覺沙田生長潛力很大,將來沙田居住人丁會很多,開辟一個大型購物中間,必定有賺頭的。”李華龍解釋道。
“不俗啊,英文名為Lees & sons Properties Limited,我感覺挺有範的。”李華虎嗬嗬笑道。
永安公司買下聯邦和國際兩棟大廈時,引發了很多的顫動,有家報紙用了《老樹開新花》的題目來報導這家公司的新投資。
比來五六年的時候,香港的樓市持續升溫,炒樓風越來越嚴峻,一些炒家不滿足於炒一套房或者一層單位,轉而炒賣整幢大廈,構成“炒大廈”、“炒旅店”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