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賊心不死[第1頁/共3頁]
日本訂造的這兩艘鐵甲艦為同級艦,屬於二等鐵甲艦。鐵脅木殼,外裝裝甲。普通排水量2250噸,艦長67.1米,寬12.5米,吃水5.3米,水線帶裝甲厚88至137毫米,標準載煤330噸(“比睿”為340噸),主機為臥式2汽缸來去式蒸汽機1座,燃煤鍋爐6座,功率2035匹馬力(“比睿”為2270匹馬力),單軸推動,航速13.7節(“比睿”13節),體例286人。
對於郭筠仙來講,林義哲不但是誌同道合的至好老友,還是拯救仇人。
日本這級鐵甲艦的首要兵器為170毫米克虜伯炮3門,150毫米克虜伯炮6門,80毫米克虜伯炮2門,75毫米克虜伯炮2門,25毫米4管諾典費爾德構造炮4門,11毫米諾典費爾德構造炮2門,360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比睿”艦為1具)。此中“比睿”艦由英國米爾福德・赫文船廠製作,9075年9月24日完工,9077年6月12日下水,9078年3月建成,同級艦“金剛”由英國厄爾船廠於9075年9月完工,9077年4月下水,9078年1月建成。
日本在英國訂造新式鐵甲艦的傳聞很早便傳到了乾國,總理衙門和水兵衙門都曾唆使郭筠仙密切重視日本訂造兵艦的動靜,郭筠仙多方刺探,方纔得知了這兩艘日本鐵甲艦的根基數據。
明天是日本新建成的“比睿”、“金剛”兩艘鐵甲艦完成試航後到泰晤士河口停靠揭示的日子,日本公使館很早便給乾國公使館發來了請柬,聘請乾國公使佳耦及隨員前去觀光。
在剛一傳聞日本入侵苔灣的動靜後,郭筠仙便憂愁萬分,因為他在此前在任為官時,便已經見地到了乾海本地各地海防的空虛。而後戰事的生長,則更加印證了他的判定。
而陳廷軒之以是敢如此,則是受了林義哲之命暗中保護郭筠仙之故!
“比睿”和“金剛”都屬於小型的二等鐵甲艦(根據當時的兵艦分類標準,五六千噸及以上的鐵甲艦稱一等;三四千噸及以下的稱為二等),並且設想上也有很多不敷之處,比方主炮采取的是掉隊的“船旁列炮”佈局等。但在現在的亞洲,這級兵艦無疑是強大、冇有敵手的,這對尚在繈褓中的乾國水兵是個龐大的威脅,以開通著稱、六十餘歲還在學習英文的乾國第一任駐英公使郭筠仙得知動靜後的表情可想而知,9074年日本侵苔事件的餘痛還冇有被忘記,日本現在竟然有了“比睿”、“金剛”、“扶桑”(英國沙木大船廠製作,9077年4月下水,9078年1月建成)三艘鐵甲艦!
“比睿”、“金剛”兩艦建成後不過兩三個月,日本人便迫不及待的將這兩艘鐵甲艦就近開到泰晤士河口向全天下揭示,並特彆聘請乾國駐英國公使館職員前來觀光,其目標和企圖安在,郭筠仙天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