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定遠”重生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定遠”重生[第1頁/共6頁]

“凶手遭到獎懲了嗎?”莫拉維也夫打了一個寒噤,固然他來這個陳腐的國度很多年了,但他曉得,這個國度對他來講仍然陌生得很。

現在林逸青麵前的“定遠”艦采取的是目前通行於歐洲的維多利亞式塗裝,水線下為紅色,水線帶紅色,艦體玄色,飛橋、舷牆等上層修建紅色、煙囪、桅杆黃色。惹人諦視標是,在這級鐵甲艦首尾各有一對飛龍紋,並且和現在的大乾帝國的國旗――赤地金龍旗一樣,采取的都是為天子公用的五爪龍紋款式,足證現下朝廷對水兵的希冀之殷,固然說這並不是中土兵艦上第一次呈現龍紋。要曉得近代兵艦首尾的紋飾是從帆船期間因循而來的傳統,中土在學習西方扶植近代水兵的同時,也學習了西方水兵的很多傳統,但又並不是照搬。相對西方兵艦上的船首像、卷草紋,龍是中土民族的奇特意味,蛟龍則又是海上豪傑的意味,兵艦上裝潢龍紋,既宣示了這是中土的水兵,又寄意深遠。在“定遠”、“鎮遠”兩艦的兩舷和艦尾部的雙龍戲珠紋上,鑲嵌有各自的艦名,艦名的銅牌上,也都有二龍戲珠的精彩圖案。

一行人上了小艇,小艇隨即策動,快速的向“定遠”駛去。

固然和本來汗青時空的“定遠”艦已經有所分歧,但親見這艘“各處球之一等鐵甲艦”,仍然帶給林逸青深深的震驚。

在鐵甲堡防護地區以外,“定遠”級鐵甲艦的首尾敷設有76毫米厚的裝甲船麵以加強防護才氣,2座305毫米露炮台的炮座采取305毫米的裝甲,而305毫米大炮的半敞開式炮盾厚度則隻要薄薄的4英寸。艦體內部佈局方麵,采取雙層底和水密隔艙設想:“船底鐵板以上相距一邁當(米)餘,有雙層底鐵板,用龍骨脊板高低抵連,又用直肋縱橫相連,截成隔堵五十八格,使臨戰時船底偶有觸損,水入不能通灌。雙層底上分上、中、下艙3層……上、中、下艙各以鐵板橫直成壁,為隔艙一百五十四間,為受彈時水灌之備”。

除上述武備外,“定遠”級鐵甲艦還設備了4門75毫米舢板炮。為德國克虜伯公司製造,與當時各國陸軍中大量設備的克虜伯行營炮近似,隻是在陸軍用炮架外另備有一套供艦上安裝利用的炮架。炮身長3230毫米,重750公斤,利用著花彈,重5.85公斤。這類火炮首要供水兵陸戰隊登陸後利用,需求時也能夠臨時安插在艦上的恰當位置。

除4門威震亞洲的305毫米口徑主炮外,“定遠”級鐵甲艦首尾和兩舷各有1門140毫米加納速射炮。實際口徑140.1毫米,身管為35倍徑,長5220毫米,來單線長4800毫米,炮管重4.77噸,炮架重5.16噸,可用彈藥包含著花彈與實心彈,均重51公斤,最大的發射藥包重17公斤。火炮初速580米/秒,有效射程11000米。這4門火炮有2門分裝於首尾的2個炮罩內,由人力轉動。彆的2門裝在靠艦尾處兩舷,為敞開式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