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重罰[第1頁/共3頁]
出了王府,直到走出皇宮內城,映紅妝纔敢鬆一口氣。此時天氣已晚,伸手不見五指,黑暗中能清楚的聽到映紅妝重重的呼吸聲。
有司馬越秀陪著受罰,秦晏淩有些幸災樂禍,趕緊跪地伸謝:“謝殿下。”
他說:“秦晏淩不恪守軍法犯了軍規,自該從重懲罰,至於逐出軍籍未免過分嚴峻。在本王的軍中,除非抗旨不尊、違背軍令或是通敵叛國之罪,本王概不姑息,一概逐出虎帳且永不任命。”
洛王對部屬是偏疼,當然這份偏疼中會有失公允,但較於外人而言絕對是偏袒。他會將肝火宣泄在毫無乾係的女流之輩上,但毫不會遷怒本身的部屬。對於武謙基跟他彙報的環境,他也考慮過。但畢竟秦晏淩曾經替他出過良策,基於這點他也不會等閒將秦晏淩逐出虎帳。
議事結束以後,洛王倒是冇忘了懲罰。由武謙基監督,秦晏淩被結健結實的打了二十軍棍,半夜被人送回了秦府。
洛王瞪眼他一眼,氣憤的說:“本王念你曾有軍功建立,不忍心將你逐出虎帳。如若你再得寸進尺,本王毫不姑息。秦晏淩擅離虎帳不受軍法,杖責軍棍二十,以此為戒,下不為例。司馬越秀監軍不嚴,放縱偏袒內戚,從重懲罰杖責四十。此事就這麼定了,無需再議。”
因而他對司馬越秀說說:“晉國公府的宴席是否籌辦安妥,該請的客人是否都請了,宴客請柬是否已經分發到戶?”
“全憑少主叮嚀。”
洛王的話倒是讓秦晏淩有些心慌,這是要輕罰的節拍啊。不可,必然要重罰,最好的成果是逐出虎帳。他當即跪下請罪,說:“部屬言行懶惰,不守軍規,情節嚴峻,態度卑劣且拒不改過。所犯之大罪,以輕罰不能服眾。請殿下嚴懲以儆效尤,部屬絕無牢騷。”
“回殿下,像了八九成,也難怪宴淩會認錯。”司馬越秀當真的答覆。
武謙基言:“回殿下,杖責二十軍棍。”
“皇後聖旨不是留給你了嗎?隻怕如許的措手不及今後會更多,既然我返來了,你們今後也不會有安穩日子過了,做美意理籌辦吧。”
洛王從不信賴天底下會有一模一樣的人,單單秦晏淩和司馬越秀說不是,他如何能信。起碼得見過晉國公佳耦,也要秦將軍親身辨認,才氣做出判定,肯定不是當年的秦花淩。
洛王明白秦晏淩的心機,他越是有所求卻偏不滿足,故而他說:“秦晏淩再得寸進尺,本王就將你調往夥頭營,做個挑柴做飯的夥伕。”
黎殊兒默不出聲,跟著映紅妝回了應故酒樓,早早梳洗睡下了。初到都城,又受了些傷,黎殊兒展轉難眠,內心想著:也不曉得哥哥徹夜如何度過?
他的態度很較著,就是想分開虎帳。
“少主,你倒是平靜自諾。你做事的時候好歹跟我籌議一下,直接打得我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