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開艘航母去抗日 - 051 經濟新思維

051 經濟新思維[第2頁/共3頁]

公元1894年10月25日,林遠作為特邀佳賓,伴隨尚泰插手拔河大會,會後,尚泰調集大臣開會,特彆聘請林遠列席。

一個老臣說:“荀子雲: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以是我們首要的目標,就是開源節流以充分國庫。”

林遠說:“我們的販子和東南亞各國貿易需求甚麼?列都城需求金銀,銅錢做為貨幣停止貿易,這些東西本身就沉重,如果您是販子,您希不但願您的船上能多一些商品,少一些金銀?”

尚泰想了想,說:“那我們應當如何做?”

林遠持續說:“我們把港口免費開放,吸引他們來以我們港口為中轉站停止貿易,我們琉球四周環海,有很多處所合適做港口,當然因為先六合理前提分歧,這些港口的吞吐量必定是分歧的,有的港口合適大船,有的港口合適劃子,以是能吸引很多販子。”

尚泰又問:“你的這些體例當然很好,但是這些體例隻是讓港口四周的老百姓充足了,《論語》有雲:‘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時候說不定會內鬨的。”

林遠接著說:“我們的體例是:扶植銀行!讓販子們把金銀,銅錢放在我們銀行,我們為他們開票據,他們拿著這個票據能夠自在地兌換金銀,我們能夠從中收取必然命額的辦理用度,這隻是贏利的一小部分,他們把金銀存在我們銀行,不成能統統人同時把金銀全都換走,如許,我們就有了一部分金銀用來外借,所得的利錢纔是我們賺的錢的大頭。”

尚泰想了想,說:“你說的很有事理,但是有一個題目,我們如何能讓他們放心腸把金銀放在我們這裡呢?”

林遠說:“我倒有一些觀點。”

林遠見世人點頭稱是,接著說:“銀行是一個彆例,另有一個彆例。大師想想,中國有句老話:欺山莫欺水,這大海當中飛行,傷害極大,稍有不慎就會船翻人亡,一船的貨常常都是一個販子押上全數產業買來的,他們最怕飛行當中出風險,如果我們說:你給我必然命量的錢,如果你的船出了事情,我們會給你大額的賠償,你們說,他願不肯意出這個錢?”

船隻的排水量是必然的,為了獲得更大的好處,販子天然是但願能多多的放商品,世人想清了這個事理,紛繁點頭。

林遠笑道:“這個您不消擔憂,有我們呢。”

阿誰老臣說:“我們國度本來從各地貿易中獲得了很多好處,因為明清兩代的海禁,販子們把我們這裡當作貿易中轉站,他們從中國采辦貨色,然後賣到東南亞一帶,返來的時候再從東南亞帶回貨色給中國,但是日本人來了以後,這些販子也不敢貿易了,現在不曉得如何能把他們重新召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