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十章 大屠殺的製造者[第1頁/共3頁]
11月2日,接管新任務的第6師團從八浦口解纜達到杭州灣。杭州灣原有中國軍隊4個師又一個旅設防,後因為浦東戰事吃緊,軍隊被慢慢抽走。
2月9日,日軍攻占摩天嶺炮台,使北洋海軍墮入絕境。就在率部攻占炮台的第6師團步11旅團長大寺安純對勁失色地狂呼萬歲之際,我“來遠”艦一炮打來,樂極生悲的大寺被彈片擊穿腹部,當場斃命。成為死在中國的第一個日本將領。
侵入南京的該師團輜重第6聯隊小隊長高城守一日記中說,1937年12月14日,他看到南京下關江邊:“屍身像漂流的木頭被浪衝了過來;在岸邊,堆疊地堆積著的屍身一望無邊。這些屍身能夠有幾千、幾萬,數量大得很。”
如許一來,南京也就被劃在戰線以外。但對被勝利衝昏腦筋的第10軍上層將領(包含穀壽夫)來講,這類限定是不能容忍的。在日本陸軍中,早在日俄戰役時就滿盈著“以下克上”的民風,那些勇於違背上命、自作主張的將領,常常被視為不成多得的人才。
第10軍司令柳川平助及穀壽夫兩人經暗害後決計擺脫“韁繩”。11月15日,這夥瘋子揹著參謀本部,單獨向南京追擊。
1937年盧溝橋事情發作,第6師團轉戰於永定河、保定以及石家莊。1937年7月28日,日本下達第6師團侵華令。
最後的步兵連隊的構成是第13、第14、第23、第24連隊,厥後就對峙征招來自熊本、大分、宮崎、鹿兒島這些九州南部的軍隊。
1937年12月5日,穀壽夫第6師團的先頭軍隊經強行軍後到達南京核心陣地。10日,就已經打到中華門。
不管是甲午戰役還是日俄戰役,第6師團老是打前鋒。甲午戰役中,在黑木為楨帶領下在膠東半島登岸後一舉拿下了威海衛。1894年中日甲午戰役發作。次年1月22日,第6師團一起殺向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
(濟南慘案)九一八事情後於1932年年底重編插手了熱河作戰,在長城的冷口擊敗商震的32軍。
日軍第6師團乘機猖獗追擊,氣勢洶洶的第6師團成為追擊的“前鋒”。15日,崑山淪亡,第6師團大肆屠城,敷裕斑斕的京滬杭地區被倭寇變成了腥風血雨的人間天國。
南九州(薩摩)賜與人們“玄色的皮膚,鮮紅的血”這一激烈印象。和長州(現在的山口縣)一樣,是明治維新的原動力,而第6師團也擔當了熱忱英勇、主動判定的傳統。
熊本第6師團(熊本)和第二師團(仙台)並肩被稱為日本陸軍中最刁悍最有戰役力的兩支勁旅。
它的前身是1873年設置的熊本鎮台,這支軍隊在西南戰役的時候被西鄉隆盛帶領的薩摩藩軍隊包抄在熊本城內,硬是以固執的意誌頂住了西鄉潮流般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