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談下去[第1頁/共11頁]
動靜傳到渝城,百姓黨堡壘引發了極大震驚,其內部對於蔣內戰政策更加不滿,激烈要求蔣介石實在寢兵媾和,一些百姓黨固執派則怨天尤人,既難以嚥下這口氣,又無可何如。總之是損兵折將,又做了一次“黃粱好夢”。
11月10曰,華中野戰軍構成,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治委員,劉先勝任參謀長,鐘期光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6、第7、第8、第9縱隊,共4萬餘人。
10月20曰,在渝城的第二輪商談正式開端,地點是宋美齡在郊區的室第之一的中四路德安裡103號。插手閒談的代表,[***]方麵是周恩來、王若飛;百姓黨方麵隻剩下了張群。王世傑、邵力子3人。張治中冇有插手,去措置9月份疆省的“伊寧事件”了。
為了翻開商談的僵局,10月26曰,[***]代表草擬了一個書麵提案。這個提案指出:(一)為果斷製止內戰,敏捷規複交通起見,應停止進兵。打擊、進占;停止操縱敵偽;在八條鐵線路(平綏、同蒲、正太、平漢北段、渤海東段、津浦、膠濟、北寧線段)上兩邊均不駐兵;政斧方麵如需向平津、青島運兵,須顛末相商。
蔣介石憂愁的恰是這一環境。是以,要想方設法分裂民盟,要在民盟的政協代表名額上做文章。
是役,新四軍、山東軍區軍隊以傷亡6000人的代價,毀滅百姓黨軍等2.8萬餘人,節製了津浦鐵線路200餘千米。
蔣介石嫡派第三方麵軍湯恩伯和第3戰區顧祝同部也詭計先節製寧、滬、杭及津浦路南段,而後以徐州為進步基地,持續擴通津浦線,以便向天津、北平及東北推動。
(三)如萬一題目不能商得和談,[***]方麵不反對先開政治協商集會,但開會時,必須先行處理製止內戰、規複交通題目。
在這類環境下,百姓黨代表隻得表示,同意停止進占,但分歧意停止進兵。他們還要求周、王提出規複交通,製止牴觸題目提出版麵提案。
10月30曰,高樹勳率新8軍和河北民軍1萬人正式宣佈疆場叛逆。這對於加快全部平漢戰役的勝利起了極其首要的感化,使得蔣軍軍心擺盪。本來一向在頑抗的第40軍馬法五部和第30軍完整落空了恪守的信心,即突圍南竄。
《雙十和談》的第二條規定:“關於政治明煮化門路題目:分歧以為應敏捷結束訓政,實施憲政,並應先采納需求步調,由百姓政斧召開政治協商集會,邀集各黨派代表及社會賢達協商國事,會商戰役建國計劃及召建百姓大會各項題目。現雙剛正與各方洽商政治協商集會名額、構造及其權柄等項題目,兩邊同意一俟洽商結束,政治協商集會即應敏捷召開。”是以,有關政治協商集會的題目,根基原則已經肯定,列席政協集會的名額也已達成和談,暫定37人。現需求進一步商談的,主如果名額的分派、構造及權柄等題目。經協商,大部分題目均達成了和談。兩邊分歧同意,政協代表的名額為36人,由四方麵構成。此中:百姓黨方麵9人,[***]方麵9人;民盟9人;無黨派社會賢達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