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部署徐州[第1頁/共6頁]
機群未幾時便超出湖北鴻溝,飛臨河南上空。蔣介石透過舷窗,神情陰霾地俯瞰著烽火尚未燃及的國土,那變小的山巒、河湖、村落,使他遐想起製定作戰計劃用的地形沙盤。俄頃,他轉過臉來,看了看坐在一側的侍從室第一處主任林蔚和軍令部第一廳廳長劉斐,似自語又似垂詢:“李德鄰這小我很有些剛愎自用,我擔憂他是否能履行我的作戰唆使。”
薛嶽,彆名仰嶽,字伯陵,外號“老虎仔”,1896年出世於廣東樂昌縣一個農夫家庭。薛嶽10歲就入黃埔陸軍小學學習,1917年於武昌陸軍預備黌舍畢業後,轉入保定陸軍黌舍學習,未及畢業,他便南下廣東,插手孫中山新建立的援閩粵軍,任司令部上尉參謀,今後開端了冗長的兵馬生涯。
薛嶽的經曆非常龐大。他當過孫中山總統府保鑣團營長,插手過討伐叛軍陳炯明的戰役,1926年,他升任第一師師長,率部為先遣隊,插手北伐戰役,1927年,他受命追擊過賀龍、朱德、葉挺等“八一”南昌叛逆兵隊,彈壓過張太雷、葉挺等人帶領的廣州叛逆,厥後,他又插手過汪精衛、陳公博等人的反蔣活動,並兩次插手過反蔣作戰。
1904年,程潛赴日學習軍事。不久,與黃興、宋教仁等人結識,接管了資產階層民主主義思惟的熏陶,翌年插手了孫中山在東京建立的中國聯盟會,從而走上了民主反動的門路。
“委座,有個題目我很擔憂。”與林蔚並排而坐的劉斐說道。
1938年1月,日軍第十三師團主力進至津浦線明光以南,遇百姓黨第三十一軍劉士毅部的固執抵當,兩邊處於膠著狀況。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調於學忠第五十一軍南下,於淮河北岸一線嚴陣以待,調繆磊第二十一個人軍六個師的兵力至津浦線南段加強戍守。
第十師團在台兒莊蒙受重創以後,日軍統帥部策定了一個會攻徐州的作戰打算,詭計將中國軍隊主力一舉毀滅於徐州四周。四月,日軍從平、津、晉、綏、蘇、皖一帶增調13個師團,共30餘萬人,裝備各種重兵器,輔以飛機數百架,分數路向徐州做軸心包抄。
在此危急關頭,蔣介石決定飛赴鄭州,親身批示作戰,並派林蔚、劉斐二人前去徐州,催促李宗仁敏捷貫徹履行新的計謀打算,以圖竄改危局。
蘇北之敵已陷高郵、寶應,迫淮陰;並以一部由鹽城、阜寧趨海州,轉向新安鎮方麵,與郯城南下之敵彙合,向邳縣西進;次後,敵複采取由徐州遠火線實施計謀迂迴的打算,北麵由濟、寧方麵增兵攻取金鄉、魚台、鄆城;南麵由懷遠方麵增兵,以一部進陷蒙城,向永城疾進,另以土肥原第十四師團強渡黃河,然後攻取荷澤南下,詭計以南北鉗形迂迴之勢,在徐州以西截斷隴海路,截斷60萬中國軍隊的給養供應線及退路,並製止西麵軍隊東進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