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高薪養廉,剝皮實草(第三更,上週推薦票加更)[第1頁/共3頁]
而官員當中,正一品月俸晉升至一百六十兩,幾近與郡王持平。
對此劉鴻漸笑而不語,三年?到時候你彆嫌銀子過量導致物價飛漲就行。
現在天賜良機,他瞥了一眼邊上的老同僚,心說你家有礦啊?
崇禎也是一臉驚奇,不知這豎子葫蘆裡賣的甚麼藥,隻是給了他個眼色表示他持續說。
“回王爺,親王一級薪俸為萬石,如果遵循往年物價摺合銀兩,約為一萬兩,郡王年俸約為兩千兩。”倪元璐不知劉鴻漸問這個何為,心說現在大明那裡另有親王。
更有甚者,劉鴻漸死力誇大,非論是朝臣還是處所官,薪俸發放皆以銀錢為主,打消什物折俸的成規。
因為劉鴻漸自知各地基層官員之苦,自正四品以下,升級幅度逐步減小,到了正七品的縣令時,月俸仍有五十兩之多。
“臣也覺得,兩成有待考慮。”首輔李邦華一向冇吭聲,但內心倒是明鏡似的。
上層官員的調劑幅度幾近相稱於本來的一點六倍,處所官諸如縣令一級更是晉升了六七倍,幅度之高令人咂舌。
最後崇禎到底是心念朱家子孫,冇有服從劉鴻漸的一麵之詞,經一群人幾次商討,親王一級的年俸調劑為六千兩,月俸約為五百兩。
“嗯,這是個題目,臣有疑問,敢問倪大人,當朝親王的薪俸是多少?”劉鴻漸並未直接答覆,而是反問戶部尚書倪元璐道。
郡王一級不動還是兩千兩,月俸約為一百六十六兩。
再轉頭看看兩宋,宋雖軍事之上貧弱,但卻極其富有,大宋朝的君主也大多都是老好人,對於文官更是捧到了天上,創出了數百年不殺文臣這等前無前人後無來者的記錄。
正一品的官員大多是有職無權的虛銜,諸如百官希冀的三公、宗人府的大宗正等等。
正二品的尚書月俸為一百四十兩,從二品的侍郎月俸一百三十兩,正三品月俸一百二十兩……
想他一個堂堂首輔、兵部尚書,月俸才堪堪六十兩,此中七成還是什物折俸,他實在早便多有不滿,隻是礙於顏麵不敢諫言。
“臣覺得不當,時下邊軍一個淺顯的兵士月餉為二兩,這還隻是步兵,馬隊的月餉是三兩,火槍兵、火炮兵更甚。
兩宋鼓勵經商經濟繁華,朝廷的稅收是當今大明的幾十倍,以是有氣力進步官員們的薪俸。
明顯窮的要死,卻硬是挺直腰桿,行的正,坐得直,為朝廷辦差任勞任怨,倒是連本身的老母都養不活。
是的,你冇看錯,不是兩百萬,是兩千萬!還是每年!
崇禎經勳貴們的兵變大怒之下,非論皇親或是國戚,全數勳貴降爵一等,原有的二十幾個親王全數成了郡王。
孟兆祥等幾位閣臣對了個眼,心說王爺又開端大放厥詞了,你才倒是收了勳貴們的銀子、連帶著收了勳貴們的地盤,現在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