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賴活著 - 52.小資電影與貴族戲劇

52.小資電影與貴族戲劇[第2頁/共3頁]

電影是一種正在式微的藝術,它正在走過它風燭殘年的日子,如果有人還但願它會重發光彩,引發顫動的話,就即是說一個女人永久年青一樣好笑。那些一向製造電影的遠景打算,為電影搖旗號令,冒死鼓吹的人,隻不過是為它皺紋畢露的臉塗上一層厚厚的胭脂,在它乾癟的嘴唇擦上一抹令人噁心的口紅,為的是讓它能夠嫁得出去!獵奇的人信賴了,成果引來的是更加深深的失落!

電影走向市場,盈虧自大,人家運營者不急,我們在這裡指手畫腳,替他們捏一把汗,就有點“皇上不急寺人急”的味道。人家就是單賺那些“戀人、有看電影風俗的高支出者以及有小資情調的各階層人士”的錢就夠了,在已經步入小康社會的明天,這個階層的人已經數不堪數了。他們才懶得跟你朱枸如許的窮光蛋計算呢!如果想賺你朱枸的錢,20多年纔看一場電影的,早就餓死,並且“墓木已拱”了!

這就說到另一種叫做戲劇的東西(我感覺它是一種東西)了。你看,你有多久冇看過戲劇了啊?人家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每年國度拿出大把的資金給它達強心針。前段時候,我的一個文藝圈的朋友,興趣勃勃地奉告朱枸,我們的又(重視,是“又”)獲得國度級大獎了。恕朱枸孤陋寡聞,這個戲劇至今冇有會麵,不知說的是甚麼,朱枸都算是圈子內的人了,還冇有見過這戲,我估計大多老百姓也就隻聞其聲,不見其影了。傳聞,這戲投入了多少多少的資金(數據不好說,說了就不好混了),又一幫藝術家經心打造出來的。

我們臨時把他叫為戲劇,我當時在文明館的時候,每四年的戲劇彙演,觀眾比演員還多,已經是一種過期,或者說即將過期,正在過期的藝術,就像當年的唐詩、宋詞,明清口語小說,當時候是多麼的風行,多麼的令人沉醉。現在如何?如果我們瞥見了現在另有熱中於寫這類東西的人,朱枸先生不把他當傻瓜已經算是相稱客氣的了。當然也有,青菜羅卜,大家所愛,電影也另有人看,就像現在另有人會把半老徐娘當作尋求工具一樣。

據先容,目前到影院看電影的人首要集合於三類人,戀人、有看電影風俗的高支出者以及有小資情調的各階層人士。這就難怪電影院會墮入了“看的人越少,票價越高”的誤區了。1989年,中國電影票0.25元一張,當年天下總票房是27億元群眾幣;一名環球網網友說,2012年電影票價普通都要70元擺佈,imax電影票價有的高達150元,打個七折也不便宜,這對一個月人為才兩三千元的老百姓來講不是小數量。電影局的《定見》真很多調查體味老百姓的定見,纔不會那麼離譜兒。調查顯現,支出不高的人在電影觀眾群落中占有率較高,月支出在2500-3500元的觀眾占近三成,高票價使很多像朱枸一樣的貧民看不起電影了,它已經淪為“小資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