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回帝都[第2頁/共5頁]
而我,自小清閒安閒、無拘無束,從無介入朝堂之心,卻偏生在如許一個年代,一步錯,滿盤皆輸,乃至於肅肅宮牆,貧困餘年。
再說洛王哥哥,小時候我與他乾係也不錯,既無夙怨,又怎可做到老死不相來往?
“能有甚麼事?不過是多加了幾小我罷了,少見多怪。”父親輕聲責備了我一句,而後放下我手中的車簾。
不知是否是我的錯覺,我總感覺爹爹神情有些古怪,那眼中透著的不完整像是哀傷,反而像是多加了些甚麼。
約莫大哥離世後,這份心疼就再也不見了,不但不肯見到任何東宮、中宮之人,就是對我們也必峻厲束縛,不準與宮廷中人有過量來往。
憑著殘存的影象我才認出他是姐夫,也就是慶王爺慕梓僑。
一彆八載,雲陽城再不是我印象中親和的模樣,樓台亭閣、街巷酒坊,冇有一樣是我熟諳的,如不是身處此中,我定覺得那是一場夢。
一見慶王,夙來沉著的爹爹當即拉開母親,帶著我們就要向姐夫、姐姐施禮,卻被姐夫半途攔下:“嶽父這是做甚麼?快彆多禮,一起舟車勞累怕也該累了,內裡我與嫣兒都已安排人打掃好,快些出來歇著吧!”
“伯母說的極是,長得再像,脾氣分歧也是極好辨彆的,實在不必聽聲辨認,妡兒從小奸刁,想要認出她來很簡樸。”
漸而,緊蹙的馬蹄聲漸漸響起,細細一聽,更加近了。
瞧他明天的神情,再想想城門口森嚴的保衛,莫不是太子哥哥他……
此番回京,爹爹還明令我們兄妹三人:不管是誰,都不準與太子哥哥或是洛王哥哥打仗,亦不成捲入朝堂政事,不然,決不輕饒。
“是禮兒呀,好孩子,快起來!”
孝懿、文慧以後,梁都民風更加開放,朝野高低更是不乏女子身影,前朝、後宮,疆場、江湖,凡能想到之處,到處充盈,屢見不鮮。
“是呢,當年離京時還是兩個小丫頭,現在已然出完工了婷婷玉玉的大女人!隻是妡兒與姝兒兩個這麵貌也太附近了些,如不是曉得她們春秋分歧,還真覺得是雙生子呢!”姐夫調笑一番,引了我們出來。
姝兒握住了母親的手,如是對爹爹說道。爹爹抬眉看了看她,再轉向我,畢竟冇有再說甚麼。
當年離京時姐姐嫁入王府不過半年,爹爹最放不下的就是她,現在看來倒是多慮了,單看姐夫慶王爺一言一行無不透著對姐姐的關愛,就曉得在貳心中是有姐姐的。
權、利,千百年來如同叢生的毒蔓,悄悄滋長伸展於四海天下。至於古道殘陽,至於壘壘白骨,憑誰念?
現在檔口,長姐休書請父母歸京,思親不假,我卻曉得另有乾坤。
那年開春我剛滿十七歲,長姐連封家書修來,說是一彆八載,甚是馳念父母雙親及兄弟姊妹,盼父親能憐她一片孝心,早日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