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蘭香緣 - 356 三重境界

356 三重境界[第1頁/共4頁]

林昭祥繃著一張臉怒道:“就讓他跪著!這些年好歹也讀了些聖賢書。莫非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不成器的東西。隻會耍些不入流的小伎倆,丟儘了祖宗顏麵,若不嚴加管束。今後必成禍害!”麵色黑如鍋底,對瑞珠道:“你來講。”

世人聽香蘭所言為之驚詫,林昭祥繼而大感興趣,他本就任過國子監祭酒,對儒釋道知見甚深,此番還是頭一遭有女子在他麵前議論,連林老太太都用心聆聽。

香蘭聽了這話彎了彎嘴角,宿世她見林昭祥時,隻覺此人說話圓融謙恭,如沐東風,卻冇推測在家中言談一針見血,倒是另一番風景。又想起宿世沈林兩家交好,林昭祥曾抱她於膝上,握住她小手寫過“繩愆糾繆、明德惟馨”八字,不由百感交集,道:“年幼時聽‘以德抱怨’這四字嗤之以鼻,隻覺以德抱怨,那何故報德呢?稱心恩仇方是人生。厥後年事漸增,也算經曆些世事,才知本身當初實為胸懷不敷,‘以德抱怨’呼應儒釋道有三重境地。”

林昭祥雙目亮了亮。問道:“第三重呢?”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刮微信公家號“qdread”並加存眷,給《蘭香緣》更多支撐!

香蘭微微一笑:“老太爺果然博學廣聞。”她低頭看看林錦園懵懂的模樣,彷彿講給他聽:“這句意為深仇大恨雖經和解,可心中必定遺恨挾恨。以德抱怨可否善解麼?如同有德之人手執借券,卻不苛責了償,無德人則斤斤計算去索債。而大道天然,總與善人同業。”頓了頓說,“彆人待你的虧欠,便好似你手裡握著的寬裕,德行深厚者便不會苛責去索債,而是以德行酬償化解,朋友宜解不宜結,而六合公允。常願虧損者。必有厚報。”

香蘭道:“第二重是老子所言‘和大怨,必不足怨;抱怨以德,安可覺得善?是以賢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林老太太忍不住道:“這真真兒是......”高低看了香蘭好幾遭,又說,“現在你是悟到放下了?”

林昭祥立時又把臉拉了下來,目光峻厲,向林錦園瞪去,林錦園大氣兒都不敢出。林昭祥俄然一歎,道:“此乃我錯,先前隻知教你讀書,竟未曾悉心教如何做人,以幺孫會解多少句《四書》,小小年紀會做多少文章為榮,卻忘了德才兼備,‘德’在‘才’之前,不然書讀得再多,再有才調,一肚子下賤伎倆,德行出缺,先人蒙羞,倒不如打死的好!”

香蘭柔聲道:“第三重乃佛門。‘六合在乎。萬化由心’,人活於世,冤冤相報。鬥爭騷動,不過為了名利、麵子、職位和那一口咽不下的氣,故而捨得看破,放下我執,彆人待己惡而不生嗔恨,反提起慈悲,憐憫其造惡後所受果報,是乃至高境地也。這要極高的修行、涵養和慈悲,才氣心無可愛之人,寬廣豁達,安閒清閒。”這一番話不急不圖,句句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