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寂寞如樹[第1頁/共2頁]
樹木老是成林,看似熱烈不孤傲,可走近了才發覺,那些比肩的樹木倒是那樣獨立而又孤單的。
如果生命能夠挑選,我甘心去做一棵樹。
那些掙不脫的塵凡苦與怨,佛說,都是婆娑、業障。
我想,樹,應是不懂此大家間的傷悲為何物的。
或許,在樹的天下裡,溫馨與孤單,早已如一種冇法割捨的風俗,根植於樹木的精魄靈魂當中,相互相融。
俄然就很記念夏天,固然這夏末殘存的綠色尚未完整消逝在視野裡,可那爬上一樹又一樹的蕭索與孤單,卻在等候換季的過程裡卻垂垂變得格外清楚。
不知不覺,草木榮枯,又是一季發展滅亡。
生命如若如樹木普通,也無悲喜,也無蕭瑟,感受著風穿過枝葉,心卻可靜如止水無波瀾,哪怕人間早已滄海桑田,卻仍然對峙隻做本身,何嘗不是一種超然無我的境地。
堪不破,或許也隻是身不在其間,總冇法感如身受罷了。
是殘暴冰冷的割捨與丟棄?還是奮力求得所願?
金色的秋,帶來了山林間交叉的枯黃與慘綠,卻也帶走了夏季的酷熱與炙烤。
孤單如樹,也未孤單。
就如那一棵一棵傲然的參天之木,這平生孤單的光陰內裡,無物相伴,卻仍落得安閒怡然。
樹的孤單,樹的淡泊,沉寂到唯美,孤單也如樹。
人生,始終都行走在路上,可卻又偶爾感到蒼茫與困頓。
可彷彿那些神馳與沉淪,都被深沉地隔絕在了無形的時候背後,就如那些藐小的浮遊,隔著次元悄悄地相望卻又冇法觸摸,冇有眼淚,冇有死彆,隻要無法和慨氣。
(完)
一起前行著,一起思慮著,卻又常不知下一站的起點會是在那裡。
偶然,很想單獨一小我避開這些嚕囌的煩惱,悄悄地行走於那些青石板鋪就的古長幼巷裡,感受那些冇有鋼筋水泥和喧嘩喧華的年代內裡渾厚而又令人感到安好的歡愉。
時候,悄悄地,一點一點地畫滿了年輪,餬口在這個龐大如同萬花筒普通的天下內裡,在偶爾外物施與的壓力麵前,像極了一尾靠近河岸邊的魚,一麵貪婪地呼吸著水中有限的氛圍,一麵卻又不滿足著,渴盼著浮出水麵。
忘了究竟兜轉過幾個圈,又路過了幾個站台,在這暴躁的世事裡不知流落了多久,垂眸間,頓住腳步,發明本來我還停在原地,停在那幸運與痛苦的鴻溝,不知該何往何歸。
如果,人生當真能夠如此淡泊,那麼可還會有執念在痛苦煎熬著的內心?
而春季,竟然就是那樣不知何時悄但是至了,伴隨而來的另有那蕭索蕭瑟的秋風與那連綴不去的秋雨。
當人群垂垂闊彆時,有些深藏在心深處的孤傲纔會漸漸本相畢露。
可既是婆娑、業障,那何物才為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