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勒胡馬 - 第十八章、彈琴退敵

第十八章、彈琴退敵[第1頁/共5頁]

張賓給支屈六講過很多古事,支屈六是以非常尊敬張賓,他乃至有段時候,也不曉得從哪兒傳聞的,中國人稱“子”就是教員的意義——比如說孔子、孫子——因而見麵就尊稱“張子”,幸虧張賓及時把他這老掉牙的稱呼給竄改了過來。隻可惜張賓政務繁忙,時候有限,以是很多時候都隻得繞著支屈六走,以免被他給膠葛上。

裴該笑道:“卿也曉得司馬懿是天子先人,晉人天然說他好話,即有弊端,誰敢明言?司馬懿之短,便是多疑,且諸葛孔明用兵夙來謹慎,司馬深知其人本性,故此不以為他敢用險,孔明因此才氣到手。是故用兵之道,首在知己知彼,孫子雲……算了,時候已不早了,支將軍還是請回吧。”

支屈六答覆道:“山若泛博,自可扼守,魏軍難以遽圍之也;若其狹小,則恐被魏軍圍困。並且狹小山地,多數並無水源,強軍一日不食,猶能苦戰,但若半日不得飲水,便會完整喪失鬥誌了……”

裴該雙手在腹前一交疊,就此開口:“我不慣站著談史論古。”

說到諸葛亮操琴退兵,支屈六忍不住辯駁道:“此事不成信。我聽聞司馬懿是晉國天子之祖,天縱英才,用兵如神,如何會為此等狡計嚇阻?即便恐有埋伏,雄師不入西城,遣一偏將率數千兵馬往探,亦不難堪啊。”

支屈六狠狠擰著眉頭:“那如何辦?蜀漢莫非就此滅亡了不成麼?”

支屈六無法之下,隻得起家告彆,但是留下話:“明日待我軍務畢了,還來聽裴郎說古!”

裴該笑道:“諸葛亮一世之傑,偶爾用人不明,乃至於敗,但他自有退敵的妙策——主公托付支將軍以留守重擔,莫非便冇有他事可做了麼?”俄然間轉換話題,就比如平話人說到一個肯節上,俄然間用醒木一拍桌案:“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化。”

裴該微微一笑,不去理他的恭維,持續說下去:“……有水鏡先生司馬徽指引劉備,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他說的並不純是史事,還摻雜了很多演義內容,細節更加完美,情節也更加迭宕起伏,聽得支屈六是如醉如癡。要曉得這年代固然去漢末三國未久,畢竟並非同時,相乾史料非常零散,陳壽固然完成了《三國誌》,如前所述,傳播的範圍還不太廣,張賓交運,偶爾讀到過,徐光、程遐等人也自命當世才傑之士,卻全都無緣得見。

裴該心說好吧,我都快把這碴兒給忘了,你竟然還記得——隻得再把話題扯歸去:“劉備在新野時,得了孔明以後,名譽日隆,荊襄九郡的士人皆來投奔,此中便有宜城人馬氏兄弟。時有諺語,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裴該說走不得啊——“主帥如果棄軍先逃,各部不得號令,必定崩潰分離,魏軍從後追殺,隻怕七CD再難歸蜀。蜀中本來人丁匱乏,若然去此數萬勝兵,則國度亡無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