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2頁/共4頁]
總之他就以這類體例,給那些藩鎮劃了紅線。
而安慶緒流亡後投奔史思明,但在範陽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以其首級向李光弼投降。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郭子儀帶領雄師打贏了第二次相州之戰,在田承嗣和武令珣等人的勾引勸降下,安慶緒的大將李懷仙策動兵變,安慶緒帥少量親信流亡,李懷仙帶領叛軍主力以相衛等州向郭子儀投降,東線的尹子奇見局勢已去一樣以魏博等州向郭子儀投降。他們兩家各擁數萬精銳,李亨為了儘早結束這場持續多年的戰役,乾脆也封他倆彆離為相衛節度使和魏博節度使,前者領相衛洺邢四州,後者領魏博貝澶四州,也就是當代濟南向西的黃河與太行山夾角一帶。
但叫回楊豐他又怕楊豐搞事情。
緊接著南陽郡王楊豐就帶著被他俘虜的,包含吐蕃讚普在內數百名吐蕃王公貴族入朝獻俘,同時還帶著印度各國的貢使,也算是給足了李亨的麵子,當然,也讓大唐戰神的光輝更加刺眼了。因為郡王已經是大臣爵位的極限,而如許的大功又不能不給楊豐加官晉爵,以是李亨乾脆給他加到了三公的老邁司徒,又給他加一個校檢中書令,但以吐蕃被滅為來由敏捷撤了白孝德的隴右節度使,同時以仆固懷恩為河西節度使,以渾瑊為隴右節度使,這可都是他最信賴的,很明顯他驚駭哪天楊豐帶著雄師沿河西隴右線路直搗長安。
並且他還親身叫來淄青節度使李忠臣的使者,讓他們兩家都給他個麵子重新和好,固然當初侯希逸架空使李忠臣憤而南下,但畢竟疇昔也是並肩作戰多年的老兄弟,有點小仇就讓它疇昔吧,得麵向將來!接下來你們兩家合股行動,侯希逸渡遼河向東,李忠臣渡海在卑沙城登岸北上,你們兩家以蓋州為界,把遼東分了就行,歸正地盤到手,你們上奏朝廷,朝廷也不成能不給你們,遼東半島那邊雖說冇甚麼好東西,但人蔘鹿茸甚麼的還是要多少有多少。
對此楊大王很慷慨地同意了。
大師不能打內戰,誰敢打內戰老子拿大棒拍死,但能夠去內裡搞一下擴大,把更多外族的地盤變成大唐的州縣,這個是能夠的,歸正誰搶到的地盤必定歸誰,一家不敷就幾家合起夥來,內裡有的是財產,話說我們西域三鎮和東南三鎮但是在天竺和吐蕃搶得金銀珠寶堆成山,你們為甚麼就不能跟我們學呢?
特彆是入朝的楊大王,在給太上皇送去一隊天竺樂工和舞女時候,發明太上皇的報酬並不高,乃至能夠說孤零零很悲慘,就連高力士都被貶到朗州也就是常德後,憤而痛斥一頓李輔國,並當眾打了其親信程元振,使其與李亨的乾係突然嚴峻,也讓天下百姓看到了楊大王對太上皇的敬愛之情,總之在此次入朝以後,他和朝廷之間的乾係再也不複昔日,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割袍斷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