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靈山 - 119回、功德回望浮津渡,濠水抱殘落歡橋

119回、功德回望浮津渡,濠水抱殘落歡橋[第1頁/共5頁]

“老趙啊,你潑中了嗎?”

清風一皺眉:“法舟和尚,你把話說清楚點好不好?”

梅振衣:“多謝道友的饅頭和菜,不瞞您說,我已經半個多月冇吃東西了。”

梅振衣好氣又好笑的說:“當然不是佛法,是江湖藝人的說口伎倆,要論佛法,我一個羽士能比得上和尚你嗎?”

有一日,他講法之時,中間有和尚發問:“法舟,你言必稱觀安閒菩薩,當今武後也是崇佛之人,在你看來。武後的聖旨,比擬觀安閒菩薩所說又如何?假定你有罪,是菩薩能治你地罪呢,還是太後能治你的罪?”

清風:“前麵有高人來,我們等一等,先看看這座橋吧。我問你,在蕪州之時,沙和尚點中柳家的那片地,柳家欲捐給禪院覺得功德之事,你卻要看看再說。你如何瞭解這人間功德二字?”

清風:“仙家洞天,僅獨一錢是修不成的。”

看著小和尚憂愁地模樣,梅振衣拍了拍他地肩膀道:“法舟道友,我倒有個彆例,或許能幫你。”

梅振衣與清風持續趕路,此處離洛陽獨一百裡之遙,兩人也不焦急。施施然前行,午厥後到一條河邊,對岸有個很大的鎮子。河上本有一座石拱橋,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坍塌破壞,來往行人需坐船渡河而過。

梅振衣給了他一拳:“誰叫你打誑語了?我也是真人不扯謊話!……你這幾天,就這麼念,等見到武後,就照實答話,統統不就都結了?”

這句話問的很刁鑽,小和尚摸了摸光腦門想了半天,這才指著浮津橋反問:“這座浮津橋,就診得了亂世嗎?”

梅振衣:“我此時姓呂,號純陽子,這位是清風孺子。”

“修橋補路,是善行功德嗎,我老李明天是來攢功德地,你們都彆跟我搶,我必然能把那小娘子帶回家。”

吳公子略帶對勁地說道:“這條河叫作濠水。這座橋名為落歡橋,諸位傳聞過《莊子》中‘子非魚’的典故嗎?想當年,莊子與惠子就是在這座橋上觀魚對問……”他開端講起《莊子》中這段典故,帶著矯飾之意解釋此中的玄理。

梅振衣在一旁聽得直皺眉。這位吳公子讀過古書,曉得這段典故,但是他對《莊子》的解釋實在扯淡地短長,也不知是哪位先生教地?這時就聽中間一名女子的聲音道:“吳公子真是好學問,奴家好生佩服!”

他們走到渡口,船方纔撐離駛向對岸,站在那邊等船時。四周等候渡河地幾位遊人指著那座殘橋群情,有一人道:“周公子,你彆看這條河和這座橋並不起眼,在史上但是大大馳名。”

旁聽的梅振衣正在暗中偷笑,清風淡淡道:“船來了,我們快疇昔吧。”昂首一看,渡船已經搖了過來。

清風未置可否,高坡下卻有一個聲音說道:“道友此言差矣!浮津橋渡世人過黃河,菩提法渡世人到此岸,同為功德!立寺弘揚佛法,橋在世民氣中,亦是功德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