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路往北(上)[第2頁/共4頁]
想到初來乍到之時,哪家不是整日想著多一份進項纔好,偏他家獨占了這份不錯的差事,豈能不惹人戀慕。說來那會兒,茶園纔剛起步,隻是一味的投入此中,並無進項一說,能在山下領了這份差事纔是最為穩妥。
去了本來那家,自而後再來看顧彆院的門房,便已換作了山莊浩繁耕戶中,一對年逾花甲的老佳耦倆。彆看另有把子力量,可畢竟比不得年青力壯的兒孫們,得了藺管事的美意提點,自是連連感慨店主之舉,可謂是及時之雨,剛好解了一家之困。
“好歹已經離京有段光陰了,此番借送了物件入京,也多少能叫府中二老放心很多。倘若曉得我們還能惦記起太太的麵膏一樁,必是彆來無恙,比起單看手劄所訴更有壓服力。”
“這豈不是返老還童了?”得了信中所述,一旁掌櫃的已是驚詫萬分!卻被這旁的喬大夫,點頭安然道:“孫真人所錄的方劑,本就不是我等淺顯醫家可比。”
本就不籌算。馬上迴轉山莊,又擔憂遲誤了都城那頭。眼下獨一之法也隻要先行稍信回自家藥堂,以喬大夫之名調配好這幾樣,皆有真珠入方的麵脂、麵膏,遣人送入都城奉到太太麵前,纔是最為省時省力之法。
要曉得,即便現在還未及想到遣人來探,待到仲秋時節必有京中管事,送來府中新奇之物。不管如何,也須得在那之前,趕回彆院安設下來,切不成暴露涓滴的馬腳來。
“那但是藥天孫真人在其《令媛翼方》中所錄之方,天然是非常了得。現在另選一用到真珠的方劑便好,乾脆再添一悅澤麵方,隻需三旬日便可五十歲人麵如弱冠。”
聞聽此中關頭之處,那裡另有迷惑之色,忙是擁戴點頭道:“雖是功德一樁,且徐行慢行些更是安穩,畢竟我們現在理應在鄉間溫馨療養纔對。如果急於將此事,報與京中得悉,隻怕惹人思疑?”
“娘子忘了,當日我提出那樁與太病院內有關事件,不恰是得了這位的賞識,纔有了功勞一項!”半帶自諷苦笑了一聲,已持續奉告起來:“本就是無益兩邊之事。不管是對於朝廷而言,能省卻一筆開支也是功德;與南珠產地各商戶來講,更是但願地點!”
知會了自家山莊,自是放心很多,現在行在北去的官道上,也是再無後顧之憂了。旁人信不過分,可一起跟從自家的那幾個丫環必是錯不了。再來一旁另有麥冬將來的婆家,梁掌櫃佳耦倆的幫村,更是萬無一失。
隻是時過境遷,現在如果再去茶農們中問及,隻怕再無一人羨慕這家的老佳耦倆咯!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耕戶們更加看重這山間的勞作所得,畢竟與之比擬,已是不成比肩一二咯。而那對老佳耦也隨之年事漸長,也已安於此處,並未過分抱怨再三,回想到初之時,現在也已心對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