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養老授徒(上)[第2頁/共4頁]
跟著有人悄悄逃離寨子,卻久久不見官府出麵扣問,自有那繼而出走之人。這些年來,也有很多工匠就這般連續失了蹤跡,隻是大師夥都有顧慮在。看似早已商定好了普通,誰都不敢再回客籍,就這般走了一波又一波,現在那專為辦理匠戶便當的寨子,早已今非昔比了。
“是啊!”輕拍了拍孫兒的稚肩,不由定了定神才道:“今後你隻要一門心機,學好了這家傳的技術便成,旁個都不消打理。另有那莊子上另設了書院,倒是能夠認詞習字……。”
即便昔日裡有銀子供得起自家男丁,入了書院的農戶家中。壓根也不能交了這份銀子,送了家裡的女娃娃上學去。更何況,特地請了先生來家傳授女子讀書習文的,也多數是官宦人家。
自家雖說兄弟五個,可現在也就隻要五弟一人,能夠接著忙活家傳的技術了,下一輩中,更是已有過半都肯再學這門技術咯!單是靠著耕耘為生雖是艱钜,可總好過朝廷時而竄改的神采,更安穩些。
看來,這山莊的各種好處,早已深深烙印在了工匠們的內心。此番得知藺管事成心留了他們在這裡常住,那裡另有不肯意的。壓根不必藺管事再三來勸,這旁的老工頭也已緩緩點了點頭。
本來還在躊躇,自家搬來莊子裡住,倒也舒坦很多,起碼今後不必來回馳驅,倒是省卻了好些費事。可這好十幾人真要一一都勸說跟著來,就不敢包管咯!
轉頭深深望了一眼寨門,不由也有淚眼昏黃。就算過的並不快意可好歹也是活了大半輩子的處所,那裡半點不感慨全無的?
不為旁的,單是這裡的日子過得活分,已是讓民氣生神馳。更何況,在這裡農家的孩子也可上得書院,雖不是那等教習詩書文章的夫子書院,可好歹能識字、理賬。
明顯對莊上的景象非常曉得的老工頭,考慮半晌後,也已是重重點頭道:“你們家二爺的善心,老頭可都是瞧在眼裡。隻是真要搬了來總得問問家裡……這不,另有這好十幾口人跟著老頭我,趁著農閒時出外做活計,那裡能說搬就搬咯?”
就算本身年事大了,已是做不得太多活計,可閒來看著家裡後生們些,還是綽綽不足的!再聽得另一邊,自家的小兒子一個勁的使眼色就曉得,必是個好去處。
那裡曉得,常日裡最是少言寡語的侄兒,倒是頭一個開口說是情願跟著搬來,反倒令他頓覺麵前一亮!是啊,現在寨子裡會些工匠技術的已是去了三成,就是衝著城裡的活計多。就算不如之前做輪班匠那會兒,單是免了百口的科差一項就使得大師誌願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