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諸般之利(下)[第2頁/共4頁]
略作沉吟後,不由昂首望向一旁弱弟:“想來老爺當日的再三叮嚀,便是意有所指。不如尋個可靠之人,快馬加鞭往京畿一回,也好早些細說了與老爺曉得統統!”
侍郎大人雖不成言明,但這謹防二字必是意有所指。至於為何含混其辭,卻已是不言而喻的。此事真要清查到底,必將指導朝中各派複興紛爭,本就正動手清除朝中大案的聖上,也定不肯連累過量,纔將這頭之事臨時擱置一二吧?
不由也是悄悄點頭,雖說這兩位皆是初涉宦海,但對於為官之道也算是略識一二。主次倒是分的極明,一個是甘於人下,為主官之人也曉得避其鋒芒,倒是非常相得益彰!
想到當日盧家那位老管事的信口之言,這旁的汪副提舉也隨之精力一振。不錯,如果真被恩準了印製五百文一張的麵額,想必所觸及範圍又該擴大很多。
恐對盧府倒黴,愈發不敢遲誤光陰,第二日一早便讓人備妥了車馬,又直接喚了把式送藺管事快去快回。直到現在東廂內的大奶奶纔好似明白了些甚麼,不免遣了人今後院大爺屋中,相請一二。
一起上還算彆扭,直到被老爺的長隨領入了書房當中,才暗自舒了口氣,雙手奉上從未敢離身的二爺家書。
不想與其並肩而出的那位副提舉,卻好似成心提示普通。在兩人步出院外之時,低聲感慨一句道:“大人不必憂心,既然侍郎大人已有明言在先,此事又秉了聖上曉得,想必我等隻須多加留意便可。至於窮究為首之輩。卻不是我寶鈔提舉司一眾,堪插手一二之時!”
彆看這位也是初涉宦海,但年逾不惑的人生經曆,卻不是平白得來的。想必現在暗自嘀咕之際,也在一樣感慨本身是早有發覺,此番危急當中的關鍵地點。而那旁初出茅廬的弱冠提舉,隻怕還未曾有過這般深切之想吧?
且說那頭天氣尚未全明之時,已趁早上路的藺管事,現在正與同坐車轅之上的把式二人閒話家常。如此一來,倒叫那旁本還略有迷惑的把式,放心很多。
那裡還愁換不出寶鈔去,到時侯隻怕再添人手抓緊印製,纔是當務之急。
聽到此處,這旁的盧家老爺已不免點頭問道:“你家二爺就是由此便遐想到了寶鈔改小麵額一事?”
待晚間回到後院,略作梳理以後,才尋了隔壁屋中的兄長,將本日所聞挑了侍郎大人那段,細細報告了起來。本來伉儷二人便早有決計,此事既已有體味困之法,天然不必坦白大爺,說了與他曉得也無益於這位今後為官之用。
聽得兄弟之言,這旁的盧臨岩不免也是連連點頭:“確切此事蹊蹺之處何止一二。想必尹侍郎也已深感不當,才表示你們二人切不成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