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一些關於土地的東西[第1頁/共4頁]
糧種是經過官府發放一部分的,但是絕大多數糧種,都由官府製定規格,拿出榜樣,然後農夫本身買的。在大楚朝,因為國力薄弱,春耕的糧種都是官府賣力,農夫認領,但是在後春秋期間,種田軌製遭到戰役的粉碎,這一項常例早就持續不下去了。以是現在的大晉,在種田軌製上,采納的是一種折中的體例,即官民合作。
“你說的那些貿易上的東西,我是說你在北方傳返來的一些密信,我看了,固然能明白一些,但不是很懂,聽上去倒是很有事理的。通過投入、買入、在投入,就能將代價把持起來,這很奇異。不過你是王老尚書教出來的,能有如此見地我不奇特。”
謝神策揮了揮手,讓統統人都出去以後,微淺笑了笑說道:“是的,他們就是想要地盤。你曉得的,地主、額咳,世族,也包含士族,他們的底子,就是地盤,地盤是他們最底子的支撐。這很好瞭解,因為人需求用飯,用飯就需求糧食,糧食是從那裡來的?是從地盤裡種出來的,以是隻要有了地盤,就能贍養人。因此,誰有地盤,誰就能贍養人,誰具有的地盤多,誰就能具有贍養更多人的權力,而這個贍養人的權力,表現在平時,就是我們所說的征收賦稅、編輯戶冊、策動大眾、享用擁戴等等,說白了就是......嗯,就是‘我們這些人’,所能具有的對百姓的權威。”
周錦棉仍舊低頭不語,在思考謝神策說的話。
嗯,如果將“大人”改成“主公”就更好了。
當年程昱就是這模樣巴結曹操的吧......這感受果然是爽啊。
“嗬嗬,嗬嗬,不知死活......”
你想,如果今後謝神策籌辦對司馬弼動手了,例舉了一些司馬弼甚麼甚麼,然後加一句:司馬弼之前打了敗仗坦白不報,這是欺君,他早有不臣之心......晉帝會如何想?那麼結果不就出來了?
這就是題目的關頭。
“北方死了很多人,七八十萬,坦白不報的,加上被燕人擄走的――燕人缺勞力――我估計得有九十萬,這些人有販子,有工人,但絕大部分,都是有地盤的。這些人死了走了以後,會有大量的田山地被空出來,這些地盤,比及災情疇昔今後,官府會統計,然後將統計出來的地盤重新收歸官有......以是,這些人想做的就是從朝廷的嘴裡摳食。他們在打那些死去的百姓留給朝廷的地盤。”
周錦棉笑道:“這也是冇體例的事情。這後春秋期間以來,天下一共呈現過四次能夠同一的機遇,我大晉兩次,秦國一次,燕國一次,但是無一例外,都在將要策動之際被天災給粉碎了,乃至於這天下四分五裂持續兩百多年。提及來,我大晉也不是第一次遭受如許的狀況了,現在還算不得是最為強大的時候,以是想想,內心也能獲得些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