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苟且之事[第2頁/共5頁]
你趙元質、羅含章與陳啟來往甚多,周旋於那些豪紳商賈當中,與海商又有很多說之不清的乾係。如果陳啟挨不住刑逼,出了……以張治、潘閔的本性,定會咬住不放層層窮究。此次,扳倒我等就是一次絕佳之機!”
“曹大人……”趙文華、羅龍文扶起曹海,悻悻的看著他。
“這……”
……
千戶魏曠說道:“沈大人叮囑過,此案關乎諸位大人清譽,要魏某上心措置。甚好,在張尚書與按察正使審判之前,魏某搶得一些時候將人扣住。陳啟是甚麼都招了!說是那些藥物火器財物都是費知府管曹大人索要的,而左參政楊照接了曹大人的印信就去調用了這些物質,由陳啟親身押送。傳聞,他們都有曹大人親筆印信,說這是一項隱蔽任務,隻是陳啟死活咬定,對那兩名朝廷欽犯毫不知情,隻曉得是普通犯人。”
“也罷!魏某這就去叨教沈上官,彆的會派出幾名妙手,交與趙大人遣使。”
“這必然是捏造的,但筆跡卻臨摹的九成之像,王某自認還是看的出來!隻是那督撫印憑……曹大人怎可拿國度公器當兒戲,不好生把守!!會是誰冒領曹大人的名義,做出此番禍害我等之事?!”王珪堯在字法上還是很有成就的,也曉得曹海的為人,他畢竟做不出這類事情的。
“也許,成果並未廢弛到無可挽救的境地。張治等人雖有言官和禦史的支撐,但我等身後站著的但是南直隸半數以上的官僚個人,加上另有諸多處所士紳朱門,如果真要窮究……恐怕朝廷都得考慮考慮。”安德樂雖為武官,卻也能把題目看的很透。
“如何說得疇昔?他們會乖乖當罪?!”王珪堯等人都睜大眼問道。
曹海看了看安德樂滿臉難過的神情,定是出了甚麼大事,不然這三人不會同時登門,淡定沉穩如王珪堯這般人物,都顯得鬱鬱不安。
……
未幾久,曹海表示下管事領了幾人出去,恰是羅龍文與主管錦衣衛審判的南鎮撫司千戶魏曠、按察使司副使黃琰。
“呃?為何!這是大功德,將外族人的寶貝儘數攏回漢地,用那些不值錢的乾貨衣物榨乾他們的財路,對大明是無益而有害的。商賈商賈,無商不成賈,些許奸偽也不為過嘛!對待外人用不著如此心軟。”曹海有些不解的說道,彷彿對秦風懲罰部屬的手腕有些過分。
“沈琨此人一貫獨來獨往,野心不小卻又過分謹慎。雖與我等素有來往,可此次分歧!在張治、潘閔等人的壓力下,又罪證確實。他必定會采納張望之態,不會明著脫手。讓老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陳啟受了何人指派,為何手裡會有朝廷欽犯?又為何押送火器與財物同時出行?還在半夜裡偷遁江道而出?”王珪堯說著說著,竟步步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