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交鋒 第十三章 臣服[第2頁/共4頁]
孫宣說道:“古語雲‘良禽擇木而棲,良才擇主而侍’,大丈夫處世,當審時度勢,趨福避禍,如此方能建蓋世之功業,成萬世之威名。我吳州富甲天下,人丁浩繁,兵力薄弱,本總督起兵吳州,占天時、天時、人和,現在再得德州,氣力更是大增,皇圖霸業指日可期。將軍如果跟隨於我,我當委你以重擔,到時候你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光宗耀祖,豈不是人生一大幸事?若將軍一味愚忠,抱殘守缺,非要跟隨那落日西下的德州總督,隻怕會落個妻離子散,骸骨不全的結局了。”
孫宣哈哈笑道:“看來申將軍也是一個故意人嘛,對天下情勢研討得如此透辟!”
秦思遠道:“好,那就如許,如果大師冇有貳言,就下去籌辦吧。”
第一師團長和第三師團長固然肝火滿腹,但聽了他的嘉獎之詞,也舒暢了很多,再聽得總督大人相問,曉得大人已作出了決定,不由得他們反對,他們即便心尤不甘,還是得承諾。他們對視了一眼,說道:“末將等順從大人的決定。”
秦思遠道:“此次西征的事情就如許定下來,至於軍政機構遷徙的事,軍務司要全數移到錦城,但唐鳴要臨時留下來,將質料工廠和兵器工廠建起來後再去錦城,期間雲將軍要令巴中政務司密切共同。“
孫宣緊盯著麵前被繩索捆得像粽子一樣,卻仍昂然矗立的申公烈,臉上暴露既愛且恨的神情。此次本身動用十萬精兵打擊隻要三萬兵力戍守的潯陽,本來估計三五天便能夠拿下,未曾想卻攻了十天之久才霸占,本身喪失兵力近四萬,此中陸軍三萬多,水軍三千。批示三萬兵力戍守潯陽的就是麵前這個申公& {}烈,直到他的三萬人馬打得剩下不敷五千之數,實在冇法死守,他才命令兵士放下兵器。而他本身,固然被擒,卻仍冇有一點伏輸的意義。孫宣本想將他一刀斬了,但想到如許一員虎將,就此殺了實在可惜,便有些躊躇不決。他一邊盯著申公烈,一邊做著狠惡的思惟鬥爭。
孫宣見他的語氣很有鬆動,乘勢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潯陽一下,金昌城已是我囊中之物,德州總督不久就會為我所俘,或是死於疆場之上。即便他能夠逃出德州,但孤家寡人一個,又能有甚麼前程?你不管是否投奔於我,對他已冇有涓滴影響,怎能算是叛變了他?”
申公烈說道:“總督大人的誌向固然弘遠,隻怕爭霸天下的路冇有那麼好走。韃凶軍來勢凶悍,侵犯帝國的目標明白;齊州張覺的義兵生長蒸蒸日上,權勢日見龐大;南宮家屬兵力強大,謀反之心昭然若揭;粵州總督黃安、春州總督楊玉坤造反的籌辦事情正在緊鑼密鼓;蜀州的秦思遠個人生長敏捷,大有厥後者居上之勢;另有那孟京帝國,圖謀帝國的野心不死。這些權勢冇有哪一家好對於,總督大人就必然勝券在握?”